早在十年前,就有大批便利店入驻南昌,本土便利店也悄然兴起。但经营数年后,多数品牌的便利店因水土不服等各种原因,包括企业本身调整等,慢慢退出南昌市场。就在2015年9月,大多数人熟知的天虹在南昌市中山路开起了首家天虹微喔便利店,之后便陆陆续续开了10多家连锁便利店。连日来,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得知,天虹微喔连锁便利店经营还不到一年半的时间,现如今全部歇业,原江西省微喔商贸发展有限公司空无一人,已被注销。
南昌18家天虹微喔便利店全部关门歇业
在2015年9月,南昌第一家天虹微喔便利店在中山路开门营业。刚开业时,江西省微喔商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年将再开设29家门店。而经过记者的调查发现,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天虹微喔连锁便利店在南昌市场共登记注册了18家门店。
近日,记者走访了南昌市西湖区站前路、团结路,红谷滩新区绿地广场、世贸路等多家天虹微喔便利店,发现均已歇业,店内一片狼藉,玻璃门上贴着招租信息。记者注意到,天虹微喔便利店原来提供零售、餐饮服务、快递寄存、洪城一卡通充值、水电气费代缴、电动车充电、手机充电充值、照片冲洗等服务,而记者也曾在世贸路一家天虹微喔便利店歇业前,享受过该便利店的便民服务。
“春节过后再也没有看到它开门过,里面都是空的,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当记者在绿地广场一家天虹微喔门前询问周边上班族黄女士时,她如是说道。随后记者顺着玻璃门上的招租信息,拨通了房东电话,她表示:“12月份就关门了,好像是公司内部调整。”
同时,记者在红谷滩新区世贸路一家天虹微喔便利店玻璃门上看到一则温馨提示。“尊敬的顾客朋友:您好!因公司内部调整,本店今日起停止营业,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落款为江西省微喔商贸发展有限公司,落款日期为2016年12月19日。此外,记者走访多家门店,均发现贴有同样的温馨提示。
紧接着,记者联系了红谷中大道的天虹商场,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江西省微喔商贸发展有限公司曾用我们的电话办公过,后来便利店都关门了,他们也就不借用这个号码了。”
办公场地无人办公
微喔公司已注销
日前,记者查阅相关信息了解到,作为西湖区2015年重点招商项目,天虹微喔便利店项目由天虹商场与南昌市政公用集团共同投资设立,先期投资5000万元组建江西省微喔商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喔公司)。之后,微喔公司在西湖区站前路、红谷滩新区绿地广场等地布局。而在2015年年报中,天虹商场称,微喔便利店快速拓展,进入厦门、南昌等地,且取得较好效果。
24日,记者找寻到地处鼎峰中央的原江西省微喔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却发现大门已锁,室内空无一人,门口像是好几个月未有人进入,只有玻璃门上的公司名显示微喔公司曾在此办公。随后,记者询问了一名该大厦的物业管理人员,他向记者透露,具体何时停止办公不是很清楚,好像在春节后就没有看到人。
之后,记者便采访到南昌市政公用集团综合部,一名万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得知的情况就是,便利店都已经关门了,微喔公司已经被注销了。”在走访和调查中,记者发现,在碟子湖大道红谷配套中心、万达中心B3写字楼、站前路1号、中山路等地的天虹微喔便利店也都已关门,有的转给其他老板经营其他生意。天虹商场已经注销微喔公司,同时停止微喔公司旗下18家便利店的经营。
此外,记者在天虹商场定期报告中发现,2015年,微喔公司营业收入为36.58万元,亏损258.70万元;2016年上半年,微喔公司营业收入为431.06万元,亏损额达461.63万元。
南昌目前尚无连锁便利店获政府补助
据悉,南昌从2015年开始,利用两年时间,在城区新设或改造符合布局规划的社区连锁便利店逾300家。天虹微喔便利店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记者了解到,除天虹微喔便利店外,还有部分品牌连锁便利店在南昌市场面临困难,而连锁店分布主要集中在红谷滩新区。对此,也有业内人士分析,小商店服务虽不够完善,但成本低,比品牌便利店更容易生存。
24日,记者从南昌市商务局获悉,南昌市级财政安排3000万元社区连锁便利店(配送中心)建设专项奖补资金,区级财政安排相应配套资金。单个门店所获补助最高可达10万元,每个配送中心补助最高可达60万元。但目前尚无连锁便利店获得补助。
对此,该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吴斌华向记者坦言:“最初的政策,在2015年的时候,其要求是两年内在南昌市开设60家以上(含60家)社区连锁便利店的企业,可以提出书面申请项目补助。开始是有10家来咨询的,最后剩下5家,其中也包括天虹微喔。后来考虑到一些便利店难以完成60家,便在2016年9月,降低补助要求,只需要达到15家的标准,在2017年2月28日能够建设完成15家,经过区验收,符合相关标准细则,便可以列入资金补助名单内。”吴斌华还表示,第二次申报时,天虹微喔并未参与其中。
同时,据介绍,即使便利店获得补助,经营不满5年须返还补助,以保证每一个社区便利店的品质以及经营持续性。“其中,对便利店还有面积、品类、经营时间、便民服务项目数量等方面的要求,2016年申报参与的便利店有绿滋肴、晋利嘉(乐豆家)、和乐、喜洋洋、熙旺等十家连锁便利店,申报刚刚截止,正在组织验收阶段。”吴斌华说,仍希望该项资金能够鼓励企业和个人开设便利店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