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2009年就对机动车限号,什么时候是个头?”……9月22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和南昌市人大常委会就城市管理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南昌市公安交管局局长赵和平回应称,尾号限行当前对南昌交通有三大利好,取消条件还不成熟,待规划的地铁及高架等施工完毕后,将视情取消。
南昌尾号限行实行快7年
2009年6月22日起,为配合城区桥梁和道路改造,南昌启动了尾号限行。2010年起,南昌对车辆尾号限行形成常态管理。
外地号牌限行措施:
(1)南昌大桥、八一大桥(不含南面匝道)每日7:00-9:30,16:30-20:30禁止外地号牌机动车通行。
(2)阳明路的象山路口至二经路口段每日7:00-20:30禁止外地号牌机动车通行。
(3)八一大道福州路口至中山路口段每日7:00-20:30禁止外地号牌机动车通行。
省人大代表向尾号限行“开炮”
回应:将视情考虑取消尾号限行
当天,省人大代表刘锡秋在询问时向尾号限行“开炮”:2009年南昌就限号,“走在省会城市前列”,一个美好的城市,老百姓是不希望限号的,此举并不是个高明的措施,请问限号什么时候是个头?何时取消?
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局长赵和平称,尾号限行措施有三个利好,一是有效地削减了交通总量,每天老城区削减20%的交通流量,城区道路运行速度有效 提高;二是有效均衡了过江通道的交通压力,限号前八一大桥的交通压力一直不能得到缓解,限号后英雄大桥、生米大桥、朝阳大桥一定程度上分担了过江交通压力;三是采取尾号限行措施,有效缓解了正在施工道路的交通压力。
“现在路网建设施工受影响道路达20多条,施工道路建设对交通影响很大,通过采取尾号限行有效控制交通总量,实现缓解占道施工对交通影响的目的。鉴于当前南昌交通路网情况,不宜取消尾号限行政策。”赵和平说,待地铁和高架施工完毕,道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后,将视情考虑取消尾号限行。
争鸣
“一限了之”是无奈之举还是政府“懒政”?
观点一:南昌尾号限行也是无奈之举
机动车猛增、地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密集”,南昌实行尾号限行政策也是无奈之举。毕竟,限行是削减交通流量,解决当前交通拥堵问题,最易操作、见效快的不二之举。
观点二:懒政才会“一限了之”
交通拥挤就“一限了之”,是典型的懒政。“限号”之策对治堵而言不过是扬汤止沸,已经“限”过的城市,并没有因此而变得交通顺畅。反观深圳,机动车保有量仅次北京排全国第二,同样面临交通压力,但并没有采用行政手段治堵,而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