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选择了她,就要对她负责一生”
何流球出生于1967年,原住西街社区,现住盛德世纪花园的一间廉租房内。31岁那年,何流球与妻子修成正果,步入婚姻的殿堂。一年后,女儿出生,原本以为欢声笑语将会日夜不断,幸福生活就要从此开始的何流球怎么也想不到,妻子在产后不久后就仿佛变了一个人:无缘无故地闹情绪、发脾气,情况严重时还会摔东西、玩失踪……
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女儿,一边是精神失常的妻子。何流球心力憔悴,心中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咬牙前行。为了给妻子治病,何流球辞去了原本在新钢的工作,带着妻子东奔西走、北上南下,足迹遍布了周边大大小小的医院。可不知怎的,妻子的病情不仅不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发作的次数越来越频繁,终日大哭大闹,受到刺激时甚至还会对何流球打骂相向。百般无奈,何流球只好在医生的建议下将妻子锁在家中,每天帮她做好饭,按时喂她吃安眠药,不让她出门,不给她刺激,轻声细语地同她说话,全心全力地操劳着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尽管如此,妻子有时仍会趁何流球不注意时偷偷溜出门,故意躲起来不让丈夫找到她。“去年一年就找了无数次了,经常找到晚上十一二点。”何流球说,面对如此“任性”的妻子,他却不能对她发怒皱眉,不能对她大吼大叫,因为他知道这样只会让妻子原本就脆弱的神经受到更大的伤害。
“她是我的妻子,既然我选了她,就得对她负责一生。”面对周围人的不解,何流球总是这样回答。
“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今后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好”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何流球和新余几名志愿者一同前往分宜某敬老院,当看到老人们脸上开心的笑容时,何流球心中无比舒畅,无比快乐,他决定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何流球说,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也时常有志愿者来家中看望自己,随着生活状况慢慢好转,自然要去回报他人。“一来是我女儿长大懂事了,能够帮我分担许多事,二来我在家附近找了份工作,每月也有些收入。”自此,何流球开始以一名新余有爱志愿者的身份奔波于任何需要他的地方。无论是去看望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或是在春运期间为老人和残障人士搬行李;还是自发捐款,用自己的爱心去抚慰那些受伤的心灵,只要何流球能做到的,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妻子自己会吃饭,会吃药,所以每当参加志愿者活动时,我都会提前一天备好第二天的饭菜,她稍微热一会就可以吃了。”何流球说,四年下来,自己多次获得全市优秀志愿者的称号,各种荣誉证书更是数不胜数,做志愿者给他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幸福。
今年3月里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和往日里无数个下午一样,何流球走进盛德社区居委会,询问工作人员今天是否有什么事他能帮得上忙。对于何流球的出现,社区工作人员并不意外,因为他是社区出了名的志愿者,只要社区有啥事,他必然会一马当先。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何流球走进一间办公室,坐在沙发上,将一勺勺大米装进一个个布袋,为社区即将开展的活动做沙包。见记者前来采访,他很快打开了话匣子,在诉说完十六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后,只见年近五旬的他嘴角上扬,微微一笑:“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今后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