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率超10%
日前,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由市疾控中心联合社区服务中心的公益减肥俱乐部于11月5日正式启动。据悉,已有上百名体重超重的市民报名参加。市疾控专家表示,南昌一百个成人中就有9人体重超重。对此,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出减肥“处方”,同时对参与者进行运动和饮食的数据监测。
公益
百余市民报名
参加健康减肥
记者了解到,由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南昌疾控公益减肥俱乐部,自10月下旬开始面向社会18~65岁,且体重达到超重或肥胖级别(即BMI≥24)的市民进行招募。11月5日开始,市疾控中心正式进入社区,拉开定期举办免费减肥培训班的序幕。市疾控慢病科科长范义兵介绍,尽管前期招募只用了短短不到两周的时间,但是却吸引了上百名体重超重,甚至到达肥胖级别的男女老少。
据了解,此次公益行动也是我市公共卫生机构首次与社区联合开展的项目,着重关注南昌市民中肥胖人群的健康问题。“很多肥胖患者对于减肥存在很多误区,要么过度节食,要么过度运动。其实不恰当的减肥方式不仅达不到减肥效果,而且会严重伤害身体机能。”记者了解到,与市民自行采取各种五花八门的减肥方法不同,此次公益行动是由市疾控中心慢病专家,在专门为肥胖市民进行身体体质状况摸底调查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减肥方案。并结合营养专家订制的减肥食谱与运动专家订制的运动计划,从而达到改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达到真正有效的减肥减重目的。
故事
女子产后体重翻倍
砸上数万减肥无果
“你看,这是我四年前的模样,再看看现在,简直胖得不成形了。”今年27岁的年轻妈妈小袁来自安义县。活动启动当日,她特意驱车从安义赶来参加培训。采访中,她拿出一张多年前拍摄的相片。不难看出,生育前的小袁是个面目清秀,身材匀称,甚至略微偏瘦的模样,体重只有80斤左右。然而,生完孩子之后,她食欲大增,体重直线上升,只有1.5米身高的她体重却高达150斤。尽管已尝试用宽大的衣服进行遮掩,但仍然能看出她臃肿的身材。“发胖之后,减肥药、针灸、拔火罐……几乎所有的减肥方法都试过,这两年我花在减肥上的钱有着几万块,但都是短时间内有效,时间一长就又反弹回去了。”小袁郁闷地告诉记者,自从发胖后,做家务变得没力气,有时候蹲下去都很吃力,肥胖问题一直困扰着她的日常生活。
数据
南昌百名成年人中有9个是胖子
记者了解到,根据2009年南昌市疾控中心进行的慢性病调查,我市18-69岁的部分人群中,肥胖率达到6.05%,而到了2014年,有关部门对此进行的该项调查数据已经增长至9.67%。
记者从我市疾控部门了解到,2015年多个卫生部门在我市近郊的 4 所小学2862 名二至四年级在校学生中进行了一份调查,按照标准筛查超重肥胖儿童,结果科研人员调查发现,儿童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分别为 10.4 %和 13.4 %。相比2004年我省科研专家对我市调查的8.7%的超重率和5.2%的肥胖率,可以看出近年来有明显的增长。“南昌市超重与肥胖发生率较高,受较多因素影响,对此疾控部门已经积极展开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市疾控中心慢病防治科范义兵科长表示。
支招
疾控专家为肥胖人群开出减肥“处方”
“这份处方非常贴合我的体质特性,我相信坚持一段时间肯定能见效。”小袁将专家为她开出的减肥“处方”展示给记者看。记者看到,专家考虑到小袁的饮食是习惯性多吃,并且运动量极少,因此在方案上对她进行了温和调整。“彻底让她每一顿都减少食量是不科学的,只有循序渐进,控制她吃的次数,夜间多吃谷物与蔬菜,再保持一天1万步的运动量,两个月之后应该就能形成一个良好习惯。”范科长表示。
范科长告诉记者,除了对参与者进行血压、血液、体脂、中医体质检测等细致深入的检查之外,市疾控部门还为参与者提供一系列免费课程,如食物热量认知、最佳热量预算、健康饮食搭配、怎么吃最减肥、合理的进餐时间、减脂运动、科学运动训练、健康生活方式等。“我们建立了微信群,让大家相互交流减肥的经验和体会,同时还让参与者上传运动手环数据截图和进食量照片,进行运动量和饮食量的数据监测,并给予随访指导。” (范义兵 记者 陈诗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