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赣江新天地商业街,这个曾被称为“南昌人吃饭最贵的地方”,如今正以综合性商业街区的形式悄然转型,人气逐渐回暖。近日,记者了解到,赣江新天地商业街经过几年的低迷沉寂后,原有的30多家高端餐饮店如今所剩无几,并且都转型为大众消费型餐饮店,转型后的街区聚集了中端餐饮、企业办公以及医疗美容康体等多种新业态。
背景:
“南昌人吃饭最贵的地方”
沉寂多年
赣江新天地商业街位于南昌红谷滩赣江南大道旁,由数十栋独具特色的欧式风格建筑组成,街区紧邻赣江,环境极佳。据了解,这里原来的定位是集餐饮、酒店宾馆、风味美食、酒吧茶艺、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餐饮城,是南昌规模最大的滨江亲水景观餐饮城。
几年前,赣江新天地商业街曾有30多家高端餐厅进驻,吃一顿饭动辄需花费数千元,因此这里一度被称为“南昌人吃饭最贵的地方”。高规格、高消费,这些都是赣江新天地在市民眼中的形象,“港隆会”、“主席台”、“一会所”、“公望府”、“丹凤轩”……对于许多普通南昌市民来说,仅是这些“高大上”的餐厅名字,就让人望而却步。
记者了解到,这些高端餐厅开业后,车如流水马如龙,人气很不错。2012年,赣江新天地商业街还成为南昌唯一“省字号”特色商业街。然而,2012年左右,这里的高端餐饮业迎来颓势,赣江新天地商业街陷入低迷,30余家高端餐厅和会所大批停业关张。
据媒体报道,截至去年8月份,赣江新天地30余家高端饭店,尚在营业的仅剩两三家。
转型:
打造“百姓美食街”
未获市场认可
出现低迷后,有关赣江新天地如何维持以及怎样转型的话题,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记者了解到,为了改变街区衰落局面,商家及南昌市政府都曾多次提出转型计划。
降低档次、拆除豪华包间,把高大上的“最贵吃饭地”转为大众美食街区,这曾被认为是让赣江新天地人气回暖的一剂良方。为此,2013年4月,南昌市专门召开破解赣江新天地困局“面对面”座谈会,并在会上提出要将这一街区打造成“百姓美食街”。但是,部分餐厅在降低档次之后发现,“亲民”牌并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
一招不行,再来一招。2014年6月份,赣江新天地的商户们在广州、武汉、长沙等地考察归来后,曾制定出一个方案,即把赣江新天地改造成商业综合体,把30余家大型饭店改造成500余家小店铺,依托摩天轮和赣江边休闲公园的游客市场,通过卖奶茶、甜点来扭转颓势,提高人气。但是,这一计划并没凑效。
记者了解到,在持续遇冷的情况下,长达三四年的时间内,赣江新天地街区内都处于荒草凄凄、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现状:
聚集中端餐饮、办公等
多种业态
几年时间过去,近日,记者再次来到赣江新天地商业街探访,发现这里已悄然回暖。
10月7日上午,记者驱车走访赣江新天地商业街,发现原来30多家高端餐厅,如今已经所剩无几。拉芳舍餐厅是一直坚守的餐厅之一,如今餐厅外墙上也打出了“大众消费、平价菜肴”的招牌。
记者注意到,其他高端消费场所也实现转型,如原来的高端餐厅公望府,现在改成了中档消费的合味园餐厅;泰国餐厅芭蕉殿,如今是中低端餐厅胡桃里。“我们在这已经开了一年多了,客流一直都不错,既有原来的老顾客,也有很多新顾客。”合味园餐厅的前台工作人员说。
除此之外,赣江新天地街区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业态的调整。记者走访发现,除了餐饮店之外,近一年来,光是医疗美容体检类医疗结构,在赣江新天地就出现了三家。此外,有的地方成了剧场,有的地方成了办公场所。
昔日“南昌人吃饭最贵的地方”,如今正以综合性商业街区的形式悄然转型,人气逐渐回暖。
从记者走访的情况可见,沉寂了四年的赣江新天地,如今正在进行新一轮转型。然而,记者也注意到,重新焕发生机的,多是靠近赣江南大道路边的一排房屋,其后靠近赣江江边的建筑,部分仍然显得很落寞。
说法:
今后向
综合性商业街区发展
赣江新天地商业街作为一个整体,今后将如何发展呢?对此,记者采访了赣江新天地的业主方红谷滩新区相关单位。
“从2013年就开始转型了,去年以来行情比较好,已经回暖了。”对此,红谷滩城投公司一位舒姓经理表示,自2013年至今,关于赣江新天地的转型问题,红谷滩新区方面一直在推进。目前,正如记者所见到的情况一样,今后的赣江新天地,不再作为餐饮一条街来打造,而是向综合型商业街区发展。“以后将是一条综合性商业街,既有娱乐消费,也包括餐饮住宿、美容康体等业态。”
“我们是负责日常的管理和房子的出租,商家的日常运作,我们是不会干预的。”舒经理告诉记者,目前,赣江新天地内的房屋已经招租完毕,街区内的业态布局有相应的规划,但具体由承租商家自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