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南昌对黄标车实行限行政策以来,汽车尾气的PM2.5贡献率明显下降,从先前的20.9%下降到18%,南昌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黄标车限行对改善南昌空气质量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环境改善让人欣慰,但是黄标车车主们却犯了难,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不能上路的黄标车。一位黄标车车主感叹道:“自黄标车禁行以来,我的车就成了一堆废铁,希望能有办法妥善处理。”
现状:
南昌部分区域
黄标车全天禁行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南昌自2014年开始对黄标车进行限行,今年8月1日,部分区域开始实施黄标车全天禁行政策。
“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前黄标车在非限行时间上路时,尾气超标排放仍对城市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对黄标车以及高污染车辆实行全天禁行。”南昌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中心主任李卫东解释说,对黄标车实行限行措施以来,环保部门一直密切监测黄标车尾气排放产生的污染指数。通过监测发现,黄标车在非限行时间进出南昌城区道路时,部分区域监测点空气中氮氧化物及PM2.5呈上升趋势。李卫东介绍,为改善空气质量,南昌部分区域实行黄标车全天禁行。
调查:
报废太亏又卖不掉
车主不知如何处理黄标车
面对禁行政策,大部分黄标车车主都表示支持,但是对于手上的黄标车如何处置,大家都感到茫然。
“禁行黄标车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大家当然是支持的,但是黄标车不能在南昌中心城区行驶,基本就处于报废状态了,停在那里还占用停车位,这样我们很是心痛。提前报废又没有补贴,以前还能卖到二手车市场,而如今二手车市场也已经不再收购黄标车了。”一位黄标车车主黄先生抱怨道。
“报废太亏,但是又卖不掉,这车子还有什么用?”另一位黄标车车主刘先生无奈地说。黄标车车主们期望政府能够完善限行政策,给予车主们一些补贴。
昨日,记者从江西省二手车市场了解到,自从南昌市限行黄标车以来,二手车经营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以往无论是什么样的车,我们都可以收购,但现在黄标车我们就不会继续收购了。”一位从事二手车交易的魏姓店主坦言,黄标车目前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几乎为零,手上有黄标车也就只能停放在那里,有的店铺为了节约地方,索性将黄标车直接卖到报废站处理。
记者走访了江西省二手车交易市场后发现,店主们几乎都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二手黄标车。
江西省二手车市场大部分商家已经拒绝收购黄标车,但先前收购的黄标车该如何处置?这成了他们比较头疼的事情。
有商户告诉记者,黄标车在南昌本地基本上是不可能卖出去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能考虑将这些黄标车售往南昌市周边未实行黄标车限行政策的地方,或是作为废铁回收处理。不过考虑到利润的因素,店主们纷纷表示,更希望将黄标车卖到外地,而不是直接报废。
环保局:
黄标车报废
将获得政府补贴
据南昌市环保局统计,目前南昌市的黄标车有3万多辆。受南昌市黄标车限行政策的影响,黄标车不能在南昌城区禁行区域行驶。黄标车“举步维艰”,黄标车车主茫然无措,对此,南昌市政府部门将采取什么措施呢?
对此,记者采访了南昌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中心主任李卫东。对于黄标车车主希望对黄标车报废进行补贴一事,李主任表示,南昌市商务部门正在制定相关补贴计划,将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补贴。对黄标车报废进行补贴是“蓝天计划”的一部分,也是对黄标车禁行政策的完善。机动车报废的补贴费用不在少数,为此,需要经过多方面的调查,和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后,才能确定补贴的标准。
“除政府补贴外,考虑黄标车原厂家是否能够对这些黄标车和高污染车辆进行回收,采取‘以旧换新’的模式。这样一来,既能将黄标车妥善处理,也可以促进新车辆的出售,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李卫东说。
此外,李卫东表示,早在2010年,南昌市环保局就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关标准,通过要求流入南昌的黄标车必须达到“国三”标准才能在南昌上牌的方式,不断减少流入南昌的黄标车数量,“一辆黄标车排放的尾气相当于十几、二十辆绿标车排放的尾气,为此我们也通过联系外省相关部门,使不符合‘国三’标准的黄标车流入南昌的数量大为减少。同样,我们也将告知其他省份,同时上报上级部门,要求在全省实行相关政策,从而使黄标车逐步更新或淘汰,争取在2017年将黄标车全部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