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手术(或日间病床)”是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新型治疗模式,常见病、多发病经简短观察治疗即可出院,是专为该类患者设计的短、平、快式医疗服务。昨日,记者从省社保中心获悉,今年我省要根据“试点先行、先易后难、逐步扩大、整体推进”原则,在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基本医疗保险日间手术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目前,我省有老年性白内障等25种疾病可进行日间手术,今后将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
老年性白内障等25种疾病
可进行日间手术
据介绍,日间手术这种医疗服务新模式,缩短了患者无效住院时间,可有效缓解住院病房和门诊、急诊病房患者积压,充分提高床位使用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社会医疗资源的利用率,给患者、医院、社会三方都带来了益处。
开展日间手术的病种多集中在手术风险小、技术相对成熟的病种,主要将病情单一、诊断明确、治疗规范、疗效确切、处理相对简单,个体费用差异不大、住院时间最长不超过3天的病种,作为首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日间手术按病种收付费的病种。我省目前选择了老年性白内障、共同性斜视、声带息肉、耳前瘘管、血栓性外痔、肛裂、肛瘘、混合痔等25种疾病。
省本级试点定点医院暂定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省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实行日间手术试点的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是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已开展了日间手术业务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医保定点医院可向江西省人社厅提出申请。首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日间手术按病种收付费试点的省本级试点定点医疗机构暂定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日,赣州市人民医院成为赣州市首家医疗保险日间手术试点医院。今后,我省将逐步推开,并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完善医保支付政策。
参保人员个人负担
平均下降67.54%
在前期对日间病床调研的基础上,省人社厅组织有关部门对前三年相关病种医保参保患者医疗费用数据进行了采集。据测算,按目前确定的付费标准,此次选择25个日间手术病种的次均住院费用、次均住院统筹基金支出和次均住院参保人员个人负担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下降48.38%,次均住院统筹基金支出平均下降38.28%,次均住院参保人员个人负担平均下降67.54%。
城镇居民医保
可报销70%
我省规定,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试点的日间手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照确定的日间手术病种的收付费标准实行限额结算。限额结算标准以内符合统筹支付范围的费用,其中省本级和南昌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照85%的比例支付,参保人员个人负担15%;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照80%的比例支付,参保人员个人负担2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照70%的比例支付,参保人员个人负担30%,不另设住院起付线。
参保人员在试点医疗机构实施日间手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应由参保人员个人负担的部分,由参保人员与试点医疗机构现金结算;应由统筹基金支付的部分,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试点医疗机构按月结算,并在年终决算时一并纳入统筹基金总额控制指标。参保人员日间手术费用支付超出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的,继续由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标准低于上述规定结算标准的按照上述标准支付。
我省还将为患者提供手术预约、术前护理和健康教育、医疗咨询、电话通知和入院流程指导等日间手术专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