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三大传统主导产业发展遭遇寒流。
今年又是改革创新的关键一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我市负重前行、砥砺奋进,全面深化改革,在争创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过程中,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工作,实现稳中有为、稳中求进。
为用简约概括的笔触勾勒和展示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轨迹、良好态势、亮点成绩,为“十三五”开局提振信心、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本报自即日起推出“发展至上富民为先·年终特稿”大型主题专栏,分改革创新篇、产业升级篇、重点项目篇、绿色崛起篇、大气治理篇、水源保护篇、民生实事篇、医疗改革篇、文化惠民篇、优化环境篇、智慧城市篇、现代农业篇。敬请关注。

发展是手段,富民是目的,改革是动力。近两年,我市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围绕“小政府、大社会、活市场、优环境”等方面的改革,先行先试,针对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服务发展,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初步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我市立足发展实际,坚定不移地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要出路,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民生事业等领域重点改革,“三单一网”、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区数字化管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村级民事代办等28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推动全市资源配置更优化、市场主体更活跃、社会公平更彰显……
有序推进“三单一网”改革。我市积极对接全省“三单一网”改革工作,加快“三单”管理和运用,强化监督考核。市本级43个部门权力清单已编制完成4868项,于今年7月初向社会公布4148项,渝水区行政部门权力清单已于7月22日在网上公布,分宜县行政部门权力清单于7月29日在网上公布。今年9月21日,市政府第9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新余市政府部门责任清单(送审稿)》,对外公布4400项责任清单。目前我市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任务已全部完成,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由国务院统一发布。
同时,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网建设,项目招标工作已完成,市直57个部门312大项、395子项行政许可类事项和869大项、1415子项便民服务类事项的梳理和流程固化工作已完成。一县三区也于10月30日前完成590项行政许可类事项、1607项便民服务类事项的梳理和流程固化工作。在全省事项梳理子系统中,市本级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已于10月30日完成录入工作,一县三区也于11月9日前完成录入工作。
村级民事代办工作全面推行。从今年1月1日起,我市在全市全面推行村级民事代办制,在408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民事代办服务点。目前,各乡镇民事代办工作开展总体良好,基本做到有场所、有牌子、有电话、有制度、有台帐、有责任人,办事流程清晰,工作开展顺利。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民事代办事项约8.1万件。值得一提的是,此项工作已被列入全省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一市一点”攻坚项目,并得到了省委书记强卫的高度肯定。
率先启动社区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我市依托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完善网上便民服务系统,在全省率先建成社区数字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将公众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延伸到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便民服务。目前,便民办事系统已在10个试点社区上线运行,确定在社区办理的办事项共86项,可以全程办通的共59项,10个试点社区工作人员两期业务培训也已完成。公众服务平台也已上线试运行,“新余一网通”门户及手机APP框架开发完成。此外,网格化管理系统有序推进,专题数据库逐渐发挥效益,获取并沉淀民政、公安等部门17大类共50.28万条数据。网格化管理系统也将于12月底在10个试点社区试运行。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运行平稳。坚持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创新“医院运行、医疗服务、医务人员、分级诊疗”四项机制,促进市直公立医院实现“药品回归治病功能、医生回归看病角色、医院回归公益性质”改革目标。自4月18日取消药品加成以来,医院收支结构明显改善,药占比下降4.5个百分点,医疗收入占业务收入比达64.6%,提高4.1个百分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力冲刺。全市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市县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文化设施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截至2015年10月,市属各文化单位共完成送戏下乡185场,开展自办文体活动214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274场,观众达58万多人次。通过对照创建标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类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的差距逐步缩小。目前,创建规划已落实98%以上,正在全面对照创建标准、创建规划,做好自查迎检冲刺工作。
公共资源交易规范阳光。实现管办分离,将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国土资源交易四个要素市场整合为一。今年7月1日,全市乡镇公共资源网上交易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市、县、乡三级公共资源网上交易平台全面建立,全市建设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等各类公共资源项目均可在网上交易,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阳光。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多措并举。深化学区制办学,继续推进学区一体化管理,试点学校办学秩序和教育教学工作运行良好,学区内课程资源、文化资源、教研资源等正在从“学校所有”变成“学区所有”。推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已印发《新余市开展现代学徒制实现校企共同育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参与试点的6所职业院校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按照各自的工作目标,有序推进。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兴办义务教育,目前,高新区和本市上扬科技公司已签约投资兴办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已完成选址,正着手进行教学楼规划。
……
一组组改革创新生动实践的镜头,犹如涌动的春潮,正深度激发着新余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源动力”。
持续发力,在路上,永不停歇;久久为功,在前方,永不止境。有了改革创新这股精气神,新余在争创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将越走越自信、越走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