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 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政策扶持 资金投入 招商引资 强化服务
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步入快速健康发展轨道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关键环节来抓,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招商引资和强化服务等手段,促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龙头企业总体实力明显增强。近年来,我市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市委、市政府审势度时,高位推动,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1010工程”(即到十二五末,在全市培育10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全省率先制定了花卉苗木、新余蜜桔、优质早熟梨、高产油茶、蔬菜、中药材、休闲农业七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38家,市级龙头企业123家,2012年,全市3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25.9 %,实现利税7.8亿元,同比增长17.6 %,直接带动农户17.3万户,户均增收2100多元。今年上半年,全市3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9.8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利税4.3亿元,同比增长11.2%。
二是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面积进一步扩大。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生态高效”的要求,以现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围绕农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市场需求,我市大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聚,建设和完善了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优势产业,花卉苗木、新余蜜橘、优质早熟梨、高产油茶、蔬菜、中药材、休闲农业等已成为我市重点扶持发展的优势产业。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的意见》,鼓励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市花卉苗木面积发展到20万亩,新余蜜橘发展到20万亩,优质早熟梨发展到10万亩,高产油茶发展到20万亩,无公害商品蔬菜5万亩,中药材3万亩。这些基地的建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了优质原料。
三是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我市把农产品品牌建设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出位置,进一步挖掘优势,强化宣传,重点培育一批如新余蜜橘、仙女湖有机鱼、“百乐”大米、“谷韵”米乳、“洪鸭”皮蛋等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本土品牌。目前全市龙头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9个、省名牌产品12个、无公害农产品52个、绿色食品认证12个、有机食品认证4个、地理标志认证1个。2012年我市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认定为“中国蜜桔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