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获悉,“十二五”期间,江西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有60余部作品(或个人)分别荣获中国文华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等12类国家级奖项,打造了以歌剧《回家》、电视剧《红色摇篮》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文艺精品。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不断完善,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基本覆盖全省城乡,初步建成网络,全面实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公共美术馆免费开放,93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纳入免费开放行列。
80家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江西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全省80家国有文艺院团、65家非时政类报刊和影视制作机构、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任务。
五年间,文艺精品创作也硕果累累。在中宣部第12届、第13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连续两届获得“满堂红”;有60余部作品(或个人)分别荣获中国文华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12类国家级奖项。打造了以歌剧《回家》、电视剧《红色摇篮》、电影《可爱的中国》、广播剧《大法官梅汝璈》《本色》、歌曲《老阿姨》、文艺类图书《瓷上中国》、电视栏目《金牌调解》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文艺精品。创新举办第五届江西艺术节、“百姓大舞台”等大型公益展演活动。
公共文化设施初步建成网络
在文艺精品创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不断完善。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基本覆盖全省城乡,初步建成网络。全省超过65%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全民阅读活动、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户户通、县级数字影院建设等惠民工程全面推进。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61%和98.64%。全面实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公共美术馆免费开放,有93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纳入中央免费开放,中央转移支付的免费开放经费每年超过1.5亿元,排名全国前列。(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