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郁鑫鹏 实习生钟丽园
跨越青山,趟过秀水,在完成了全省11个赛段1354公里的赛程之后,9月23日,由省政府主办的第七届环鄱赛在赣州市上犹县圆满落幕。
年年环鄱赛,年年有惊喜。今年的环鄱赛带给人们的又是什么?
“环鄱赛是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生动实践,是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入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发展体育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环鄱赛组委会常务副主任、省体育局局长晏驹腾说。
环鄱赛走到今年,国际化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获得第七届环鄱赛个人总成绩冠军的是新加坡里翁车队的兹戈·格列舍利,团体总成绩第一名的是哥伦比亚布莱尔车队,爬坡王总成绩第一是意大利车手……这些个人或者团体冠军,都是环鄱赛上的新面孔。国际自行车联盟技术专家、环鄱赛总裁判长陈镇鸿告诉记者,今年他们有意识地提高参赛队伍的“门槛”,如经常参加国际高水平自行车赛并取得好成绩的车手、各国国家队队员和俱乐部骨干队员优先报名,同时更加注重体现国际性和全球性,以期不断提高环鄱赛的国际影响力。今年的参赛队伍中,涉及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四大洲,200多名运动员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外国人占了2/3。遗憾的是,非洲的一支车队最终未能到场,让环鄱赛今年没能实现五大洲车队的“全覆盖”。
走到今天,环鄱赛向专业化又迈进了一步。
从2014年开始,环鄱赛就按照“三依托三结合”机制运作。在“三结合”中,其中一个结合就是“专业和业余的结合”。今年,参赛运动员的职业化程度更高,竞赛组织团队的专业化水平更高,整个赛事基本都是按照UCI(国际自行车联盟)的标准运作赛事。一位业内人士称,环鄱赛完全可以升级到UCI赛事中。大唐宝马摩托车保障车队,每年大部分时间在全国各地为自行车赛事提供服务。有摩托车手告诉记者,环鄱赛的专业化程度国内数一数二。不仅是业界,包括国外对环鄱赛的评价也非常高。澳大利亚恩克车队的车手埃里克斯·弗雷姆说,环鄱赛专业化程度很高,很有国际范。
走到今天,环鄱赛的产业化更上一个台阶。
一个国际品牌赛事的影响力,产业化是一个重要指标。今年武宁办环鄱赛,除去成本还赚了几十万元。横峰县第一年承办环鄱赛就实现盈利。现在横峰、武宁等地天天催组委会,希望组委会与他们早点签约,吃下“定心丸”。鹰潭将环鄱赛写入当地“十三五”规划,也是因为他们尝到了“甜头”。 “江西的经济相对落后,但是江西的资源丰富,体育产业不应该落后”“环鄱赛不能总是靠‘输血’,怎么‘造血’,并把‘造血’机制做好”……赛事相关人员都在思考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扩大招商力度,更重要的是深化体育产业结构,引导各地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建设以环鄱赛为主题的户外运动基地。”第七届环鄱赛赛事总监李志强说
任何一个赛事,最后都要以培养本土选手为己任。环鄱赛也不例外,必须形成“两个人”,“一个人”是请来的国际知名选手,产生明星效应,“另一个人”就是不遗余力“造”出来的本土明星。第七届环鄱赛,我们终于看到第一位江西籍车手在本土与国内外高手“赛车”。他的名字叫周克强,南昌人。周克强的出现,体育部门的心思也开始活泛起来,他们正在谋划一支江西车队参加环鄱赛。
每个人眼里的环鄱赛各不相同,但环鄱赛带个百姓的幸福感是一样的。
环鄱赛成了老百姓的节日。9月12日,武宁赛站的一名安保志愿者告诉环鄱赛的新闻官吴峻,环鄱赛已经成为他家的一个节日,这几年,方圆几十里的亲戚都要到武宁来看比赛,看完比赛大家一起喝酒聚餐。
环鄱赛成了老百姓开眼界的地方。9月16日,横峰当地一个农民一早就用轮椅把他的母亲推到赛道边,占据一个好位置。他说,为了的就是让母亲开开眼界,看看蓝眼睛、黄头发、高鼻子的外国人车技如何。
今年的环鄱赛,各地的“环鄱赛+”亮点纷呈,但是最大的亮色莫过于安福站奥运冠军刘虹发令、颁奖,为环鄱赛“代言”。与其他地方欢迎奥运冠军不同,晏驹腾希望奥运冠军与国际品牌赛事“强强合作”,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应该说,“三结合”还有提升空间,特别是依托环鄱赛把全民健身带动起来这方面还要下功夫。不管怎样,相比百年环法赛,相比国内一些成熟赛事,环鄱赛只是一个7岁的孩子。相信,环鄱赛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