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宣传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指示精神,近日,本报记者深入新余、九江,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采访,聚焦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做法、进展和成效。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经济新视线·供给侧改革纵深行》栏目,报道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敬请关注。
建立“新余人才日”制度,大兴识才尊才爱才用才之风;投资1.5亿元建设360套高层次人才公寓,打造了舒适无忧的生活环境;上不封顶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地处赣中腹地的小市新余,坚持人才引领,克服引才、留才条件“先天不足”,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补齐人才短板,构筑起人才高地。2015年,新余市人才资源总量达32.07万人、人才密度达27.6%;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连续3年居全省前三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人才贡献率达45%。
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第一驱动力,人才则是支撑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日前,记者走进3家企业,倾听他们以人才驱动创新的生动故事。
以情动人:“洪荒之力”引战略性人才
坐在崭新的实验室里,宋凯静心情大好:环境更好了,实验设备更全、更新了,加入他所在研发团队的伙伴也越来越多了。9月初,他搬进了这幢新楼——位于新余市分宜工业园的盛泰光学大研发中心。
26岁的宋凯静去年才加入盛泰光学,如今已是公司软件开发方面的顶梁柱。为了引进这位软件专家,盛泰光学总经理谭青华则是用尽“洪荒之力”。
去年4月,谭青华在一次饭局中偶然得知,在一国际知名光学企业研发部任职的宋凯静有离职计划。谭青华知道,像宋凯静这样的软件人才,对正在从手机摄像头领域进入汽车和无人机影像领域的盛泰而言,是事关企业发展的战略性人才。他当即驱车赶到其公司楼下等候。在一家咖啡馆,两人坐了两个小时,谭清华“巧舌如簧”,谈理想、聊未来、侃技术,希望能够打动宋凯静。几个回合下来,谭青华又找到了宋凯静在湖南的家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新余比深圳离家更近,开车两小时就到,以后方便照顾老人小孩。”
最终,宋凯静“下嫁”盛泰。一年多的时间,他带领的研发团队,攻克了多个长期困扰公司的技术难点,盛泰的手机摄像头产品清晰度更高、抗干扰性更强了,得到了客户的赞誉。
短短8年,从一家“华强北”山寨手机的配套供应商,成长为行业翘楚。谭青华的人才观是“去老板化”:老板为研发人员服务、研发为生产服务、生产为市场服务。公司其他部门都有严苛的成本控制体系,但对研发团队却没有限制,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科研;企业全员674人,研发人员就多达87人,占员工总数的13%,而且这一比例仍在继续加大。
待遇引人:进公司就有免费大房子
彭爱平刚刚捧回了一个奖——“第五届新余市青年科技奖”。奖金不多,含金量却不低,两年评选一次,每次只有10人入选。这个奖让彭爱平打心底里感受到:“当初来新余,是正确的选择!”
2008年,彭爱平从南昌大学应用化学研究生毕业。当时,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勃发,他的专业就业很容易,国内许多大企业都非常需要这类人才。
“公司董事长亲自到学校来挑人,一上班就能分到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彭爱平对赣锋锂业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公司的老板爱才,也舍得在这方面花钱。
对于搞技术出身的董事长李良彬而言:科技是企业争夺市场的法宝,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这两者的有机结合,给企业带来的是1+1>2的效应。这也是赣锋锂业年销售收入从成立之初的300万元跃升至2015年13.53亿元的秘诀所在。
为了改进生产工艺,李良彬三顾茅庐,请我国老一辈熔盐电解专家巴雅尔出山,拜其为总工程师;为了留住核心人才,“散出”近300万股股权,激励121位像彭爱平这样的核心技术与管理骨干,造就了数十位百万富翁。
依靠这支创新人才队伍,赣锋锂业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金属锂供应商,从最初的初级金属锂产品,到如今拥有30多种锂及锂化工产品,是国内锂产品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卤水提锂、矿石提锂、回收锂化合物提锂的企业。
如今,赣锋锂业又一次站在了转型的关口。突破产业天花板,开始向下游产业链延伸,介入锂电行业,生产车用动力电池等终端应用产品。今年7月,赣锋锂业在宁波建立研究所,与中科院科研团队进行合作,研究更安全的新一代锂电池技术。
尽管锂电行业投资大、风险高,但李良彬依然信心满满:“以人才引领战略驱动科技创新,赣锋锂业不是锂电行业的追随者,而是技术创新的领跑者。”
以快制胜:供给精确轻薄的触摸屏
走进新余高新区的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有两条关键生产线,参观者只能远看,不让接近。
这是沃格光电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刚投产不久的自主研发IN-CELL镀膜技术生产车间,车间工人每月在工资以外,另外多出1000元的“保密费”。
这项技术可在液晶屏上加载电路,使得液晶屏具备了传统触摸板的感知触碰输入的能力,不仅精确度更高,触摸屏也更加轻薄。这一技术打破了苹果公司的专利壁垒,让国产手机也能更轻薄,屏幕显示效果更好。
沃格光电是一家从事平板显示器用光电玻璃精加工的企业,在许多同行看来,就是“来料代加工企业”,不需要在研发方面投入成本。而在两年前,在国内触控行业市场大好时,沃格光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始研发这项新技术。在公司总经理张迅看来,“创新,是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一剂良药。”
果不其然,国内触控行业很快成为“红海”,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去年触控面板价格平均降幅达20%以上。在许多同行倒下时,沃格光电依然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9800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投产不久的IN-CELL技术,每月为公司带来了约600万元的订单,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记者手记
引来“金凤凰”补短板
由“孔雀东南飞”到“凤还巢”,随着内陆城市快速发展,人才的逆向流动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小市新余,如何先人一步承接人才的梯度转移?关键在于坚持“以产业引人、以政策留人”的方向。3家企业以人才驱动创新发展的故事,值得学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将供给的方向调整到发展高端技术产业和高端创新上,同时,通过创新对传统企业进行提升、转型、优化,这就需要补上人才短板。作为党委政府,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作为企业,要为人才搭好发挥作用的平台。今年3月份,我省集中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实施办法》《创新驱动“5511”工程实施意见》等3个创新文件,正是基于我省创新动力不足的现实考量。
新余是我省10个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之一,新余的实践,是落实创新发展的切实举措,是推动省委、省政府人才强省战略的实际行动。提供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厚植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搭建产业平台,才会引来更多的“金凤凰”,人才才能向产业集聚,从而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