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家第一批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赣江新干航电枢纽、昌吉赣城际高铁新干段、新干至东乡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近年来,新干县积极策应国字号战略的政策机遇,坚持实施重大工程的投资拉动,发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新干品牌的潜在优势,推动了经济社会事业跨越发展。今年上半年,该县完成生产总值47.05亿元,同比增长8.8%;完成财政收入9.35亿元,同比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88.7亿元,同比增长17.3%;农民人均纯收入5081元,增长10.9%。
巧借东风谋发展
今年3月初,从国家发改委、人社部等10个部委传来好消息,新干县正式列入国家第一批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成为吉安市唯一成功获批的县。这是该县策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取得的又一喜人硕果。
新干是吉安市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原中央苏区振兴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县、国家西部政策延伸县三大国字号名片的县。为策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该县及时制定了若干政策措施,并建立定帮扶县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领导、定责任人员、定目标任务、定时间进度、定督促措施的“七定”责任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有关部门也制定了本系统的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推进计划,明确细化目标任务和量化年度工作进度。据初步统计,该县盐化、箱包产业及航电枢纽工程等事项已成功列入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并有15个重大事项列入省实施方案;争取了中国人民银行对口支援,开展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试点和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争创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盐化工业城循环经济先导示范区工作有序推进;工业园区扩区调区获省政府批复,成为全省第三个获批的县。
主动作为争项目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这是《滕王阁序》中描述的赣江航运口岸的盛景。2015年8月1日,赣江新干航电枢纽主体工程一期围堰填筑开工,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赣江新干航电枢纽工程全面正式启动。截至6月底,该工程已完成的厂房基坑和安装间土石方开挖,占总设计量的68.46%,电站厂房全年围堰已验收完毕,船闸基坑和下游引航道基坑开挖均完成总量的85%。新干县发改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久的将来,千里赣江将重现黄金水道盛景,为新干以及沿江地区对外物资交流打通快速水上通道。”
为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新干积极研究制定对接中央和省市政策,抓发展机遇,主动争项目、争资金、扩投入。重点筛选了一批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项目,做到无中生有、有的放矢。通过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帮扶产业机制,顺利推动新干航电枢纽、昌吉赣城际客专、昌傅至东乡过境新干高速以及神华新淦电厂、风电、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领导、一个帮扶单位、一套帮扶人马”的推动机制,重点保障企业和项目的用地、用水、用电、用工,协调银行及有关部门为企业和项目融资并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今年1至7月,该县争取上级资金8.4亿元,19个市重点调度项目开工在建,累计完成投资34.7亿元,占计划的72.1%;实际利用外资4301万美元,增长23.9%;完成内资25亿元,同比增长13.2%;赣江新干航电枢纽、昌吉赣城际客专、新干至东乡高速公路、风力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成功引进欣润泽环保科技、铂瑞能源热电联产等一批重大项目。
精准施策惠民生
“等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全部建好后,盐化城入园企业员工就有安心的居所,不必早出晚归城乡两头跑了。”看着正在进行扫尾施工的盐化城公租房项目,新干县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投入资金近两亿元,完成棚户区改造572套,建设公租房500套,10151户危旧房改造通过省级验收,更多住房困难群众实现了“居者有其屋”。
新干实施共享发展,坚持把民生优先作为策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该县精准施策,累计投入民生资金80多亿元,突出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水、交通、教育、医疗、民政等突出民生问题。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积极对接争取省重点扶贫项目28个,实施扶贫项目218个,助力11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修建水泥路9公里,硬化巷道1.2万平方米,新修排污渠两公里,贫困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以上,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左右;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5706人,城镇就业率达95.5%以上,五大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获得全省社会救助先进县。已投资4.19亿元扩充优化教育网点,升级改造薄弱学校;投资6000万元,完成七琴、城上等13个乡镇敬老院改造,并获评全省敬老院建设优秀县。
罗小群 本报记者 刘之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