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拼装盾构管片。
泥浆裹满双腿。
盾构掘进时,将隧道内的泥土稀释成泥浆,通过管道排出。
就地解决午餐。
每天都有冰块降温。
清洗身上泥浆。
8月1日,烈日炙烤着大地。地下20米——南昌地铁2号线红谷中大道站隧道施工现场一片火热。工人们紧张有序地施工,有的在拼装盾构管片,有的在连接泥浆管道,有的在主控室控制设备参数。工人们脸上的汗水,身上的油渍,脚上的泥水,呈现出一幅幅独特的劳动景象。
隧道内闷热潮湿,为了缓解高温,不少工人赤膊上阵,工作间隙不时用凉水冲洗身体降温。现场一名拼装盾构管片的施工人员说,机器发动时,隧道内温度可达42℃,热得受不了。好在中铁隧道集团每天都会送冰块来,降低隧道内的温度。记者在现场采访一会儿,便大汗淋漓,全身湿透。
“机器不休息,工人两班倒。只要机器不停工,就会有人上班,哪怕是春节。”盾构掘进机主控室的孟师傅告诉记者,在南昌工作1年多,他只在去年春节回过一次家。来自四川内江的李光进自2013年8月来南昌参与地铁建设3年来,只回过两次老家。由于工期紧,工人的午餐就在施工现场解决。
去年,南昌地铁1号线正式运营,标志着南昌正式迈入了“地铁时代”。地铁的开通,拉近了南昌新老城区的距离,也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如今,一群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依然在为南昌地铁2号线建设继续奉献着。
采访结束,工人们在高温下奋战的画面,深深地印在记者的脑海里。
本报记者 洪子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