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闻网讯 本是满心欢喜,邀请朋友们去KTV高歌几曲,没想到因为几瓶饮料,闹了个不愉快,最后只能败兴而归。近日,家住东湖区的田先生向本网新闻热线打来电话反映,他和朋友去二七北路迪卡乐KTV消费时,被告知该KTV不允许顾客自带酒水入内,对此,田先生很不理解,“KTV等娱乐场所不允许消费者自带酒水和食物入内的规定几乎成了整个行业遵循的‘潜规则’,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投诉:自带饮料去KTV却被没收
据田先生介绍,7月30日晚,他与几个朋友聚餐,吃过晚饭后大家都余兴未了,于是几个朋友就一起前往位于二七北路的迪卡乐KTV唱歌。“在路上我就说,KTV内所卖的水和饮料都很贵,我们就在外面买好水带进去。朋友们听我这么一说,都表示同意,于是我们便在KTV楼下的便利店买了几瓶饮料带到KTV去。”田先生说。
令田先生没想到的是,到了KTV后,田先生准备开包厢,却被服务员告知他们店不允许客人自带酒水,同时,要求田先生把饮料存放在前台,等消费完后再自行取走。虽然田先生他们与服务员据理力争,但最终KTV方面还是拒绝田先生他们自带饮料进去唱歌的要求,没办法,田先生和朋友们只得将饮料暂时寄存在KTV前台。“KTV里所出售的酒水、饮料及食品价格都是市场价的两三倍,如果他们的商品能便宜一点,那还有谁会自带?”田先生气愤地向记者说到。
调查:KTV自营商品价格高,大部分禁止自带
8月6日,记者首先来到田先生所反映的迪卡乐KTV,在进入店内后,记者环顾四周并未看到墙上或显眼位置设有“禁止自带酒水”的提醒。而在店内自设的超市内,一些顾客正在挑选食品饮料。记者在超市内看到,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高于市场价格数倍,市场价3元左右的零食,KTV售价为10元,市场价2元的矿泉水,KTV售价为7元,市场价4元的啤酒KTV售价为18元,而果盘的价格更高。
随后,记者又来到福州路上的COCOKTV。一走进KTV大厅,“谢绝自带酒水”的提示牌立刻跃入眼帘。该店工作人员称,店内规定顾客不能自带酒水进入包厢,被发现随身携带酒水,他们会要求顾客将酒水寄放在前台,等消费完后可到前台领回。
“我们不允许自带酒水饮料,如果客人已经购买,那么有两种选择”,附近一家米乐星KTV的相关负责人王经理表示,店内已经张贴了告示,如果顾客自带酒水食品,要么选择寄存在前台位置,要么支付1小时包厢费作为“服务清理费”。王经理告诉记者,当顾客携带大量食品进店后,所产生的垃圾随意丢弃在包厢内,需要服务人员清理,因此需要酌情收取顾客相应的服务费。
随后,记者又以预定包厢的名义电话联系了4家KTV,经询问,4家KTV的客服人员均表示不可以自带酒水和零食进入。
商家:运营成本高,靠酒水赢利
为何KTV不让自带酒水,自营超市的价格为何会高出市场价格这么多?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大部分KTV工作人员都称这是行业规则。迪卡乐KTV工作人员告诉记者,KTV是经营性场所,主要目的是盈利,KTV的盈利主要是靠超市的酒水和食品。“现在行业不景气,靠包时唱歌根本赚不着钱,平时一个小时也就几十元钱,现在还有各种团购等优惠活动,一个普通包间一晚上也就是百十元,如果顾客都选择自带酒水,那么根本没有办法盈利,KTV肯定赔钱。”
该工作人员表示,KTV运营成本较高,而包厢费用却非常低廉,顾客如果不在店内消费酒水,日常水电开支都难以挣回。
消协:谢绝自带酒水是霸王条款可拨打12315投诉
记者了解到,最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中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随后,记者将此情况反映给了南昌市消费者协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商家的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新《消法》当中也有明确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消费者如果遇到商家‘霸王条款’时,可拨打12315消费维权热线举报投诉,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