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罗浩、文思标、记者周再奔报道:12月1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终于等来蒙古国科研人员的回复,确认11月28日在鄱阳湖保护区大汊湖发现的2只环志白枕鹤是从蒙古国飞来的,正是今年7月份鄱阳湖保护区工作人员到蒙古国一起合作环志的。据悉,这是鄱阳湖保护区首次派员在异国他乡环志候鸟,并顺利收回环志候鸟的相关信息,填补了鄱阳湖保护区在异国繁殖地进行鸟类环志的空白,对于推动鄱阳湖保护区加强国际间候鸟环志合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白枕鹤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珍禽,是稀有的笼养观赏鸟类,主要繁殖在黑龙江、吉林等省或更北的广大地区,冬天部分迁徙到江西、江苏、安徽等省的湿地越冬。这2只白枕鹤,脚上分别戴有蒙古野生动植物科学与保护中心环志的环——红蓝白和红黄蓝,为一个家族中的2只幼鸟,是今年在蒙古国环志的一批白枕鹤中的两只。
蒙古国科研人员南巴亚惊喜地说,一般一对白枕鹤只能将1只幼鸟带回越冬地鄱阳湖,同时将2只幼鸟安全带回鄱阳湖非常少见,确实难得。
为加强国际间候鸟研究,今年7月25日至31日,应蒙古野生动物科学与保护中心邀请,鄱阳湖保护区派员前往开展白枕鹤的环志交流与学习,交流、学习的地点是远离首都乌兰巴托的塞外,风景优美,但是生活非常艰苦。科研地点只有三座简单的蒙古包供大家入住。经过连续5天的艰苦野外工作,出访小组圆满完成了白枕鹤的环志工作。
据透露,蒙古野生动植物科学与保护中心(以下简称WSCC)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旨在通过研究、保护和公众教育来实现对蒙古国野生动植物以及栖息地的保护。WSCC于2004年正式注册,总部设在蒙古国的乌兰巴托,是蒙古国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