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魁出生于黄田村一个农民的家庭,从小热爱看书,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毕业后,他放弃外面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被村里人信任选入村委会任职,先后担任黄田村委民兵营长、副主任、村委主任,于2010年4月担任黄田村党总支书记。一路走来,他一步一个脚印,从青涩的毛头小子蜕变为成熟稳重的中年人,从一个山里娃子变成人人交口称赞的好书记。
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李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任村党总支书记以来,李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身先士卒,紧紧把党员干部与群众凝聚在一起,得到他们的一致好评。在他的带领下,班子多次被评为“五好班子”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为改善党员活动场所,他多方筹集资金162万元,新建了一栋面积960平方米的办公楼。为改变党员干部的形象,他组建了一支由50多名党员组成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自任队长,带领他们义务修水渠,整治村庄环境卫生,上门为留守老人干农活等,并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制度,使服务实现常态化。为方便村民的出行,他不顾父母的反对,率先毁了自家半亩多自留地修路,解决了50多户村民多年未通路的大难题。5年来,他始终心系党员和群众,把党员群众当成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不管谁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到,时常嘘寒问暖。
实现村民致富奔小康
黄田村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山林土地,但之前一直是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发展单一经济,针对这一情况,李魁担任书记之初,就多方取经,制定在依托发展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多种经济结构相结合的发展思路。
依托资源,发挥产业优势,2010年以来,黄田村先后兴办了3个铁精粉加工企业,年利润达近35万元,并引进上市公司方胜中创、久腾公司2家知名企业,使得村级集体经济突破60万元,解决了150余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拥有旺盛的工作热情的他多方争取项目支持,于2013年组织村民进行高产油茶种植,种植面积达800余亩,户年平均增收2000余元。同时他以提供信息、提供技术的方式积极鼓励村里的一部分人先动起来、先富起来。黄田村东边村小组村民谌小华成了第一个跟着他干的村民,到现在谌小华不仅自身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而且带动了周边10余户移民进行500余亩的水产养殖,户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
在他担任村党总支书记的5年来,村集体经济由原来的20万元增长到现在60万元,增长了200%,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7346元到现在的12842元,增长了74.82%。
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
走进九龙山乡黄田村,映入眼帘的是平坦的水泥路与一栋栋崭新的房子,村里各个道路口也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民鄢水平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没电没路,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下雨天门口就成了烂泥巴路。现在通村水泥路也完成了、危房改造使家家房子变得牢固漂亮,村里又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这种灯不用电也亮得很,这些都是党总支书记的贡献。”
“除了带领百姓致富,农村建设也不能落下。”李魁告诉记者,自2010年以来,他先后为黄田村争取到了3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个市级新农村示建设范点,争取项目资金 160万元。同时结合2011年全乡推进的农垦危房改造工作,投入700余万元,对全村13个村小组进行“小而精、小而美”整体改造,实现“六改四普及”,完成了586户的房屋加固美化及三格式卫生间改造,改造覆盖率达到92%;发动群众拆旧建新,进行道路、管网、绿化等建设。5年来,新建村级道路 3800米,绿化面积1100平方米,新建灌溉水渠1250米等,不仅连续多年被市、区两级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最重要的是获得村民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
据悉,李魁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以来,黄田村连续四年被九龙山乡政府评为全乡综合考评第一名,被区委区管委会评为平安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12-2014年度文明村镇、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以及被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卫生村。其本人也先后被区委区管委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