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检验检疫局新余办事处精准帮扶企业纪事
记者 平国旺 通讯员 李 鸣
“今年1~10月,江西检验检疫局新余办事处共为我们公司签发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825份,货值3.46亿美元,为公司减免进口关税1000余万美元,对于身陷困境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新余钢铁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言语中透露出感激和钦佩。
省委、省政府确立的3个“千亿元”工程中,光伏、钢铁两大产业的龙头企业——新钢公司和江西赛维LDK公司在新余。由于国际市场低迷和国内产业转型,钢铁产业成为全国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同时,遭遇欧美“双反”和经济下行影响的光伏产业日子也难过,新钢公司、赛维LDK举步维艰,陷入发展困境。企业身处危机,新余检验检疫办事处没有做旁观者,他们主动作为,寻找政策,精准发力,倾力帮扶企业走出困境。
主动作为,助企业节省费用
光伏企业大多数是两头在外,原料大多从国外进口,产品大多出口国外。年初,新余检验检疫办事处主任卜延刚带队专题走访光伏企业,了解到企业每年用于退货品质鉴定的费用高达近百万元,负担很重。原来,根据《国家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规定,因品质或者规格原因,出口货物自出口放行之日起1年内原状退货复运进境的,纳税义务人在办理进口申报手续时,需要提交海关认可的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品质不良或规格不符的证明材料。而硅片又薄又脆,这一特性致使其极易出现隐裂、崩角等情况,正常不合格率就要达到1.5%~2%,这意味着出口的很多批次可能要退回,重新制造。检验鉴定机构一般按照每批3000元至4000元不等收费,这对企业来说是笔不小的费用,同时鉴定出证时间还没保障,最快都要20天左右,这无形中又增加企业负担。
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困难,新余检验检疫办事处将情况向省局汇报,争取省局支持,并从报检到检验亲自指导,避免出现质量差错。1~10月,新余检验检疫为光伏企业退货鉴定达135批,每批费用只要80~200元的规费,直接节约费用50余万元,而且鉴定时间缩短为2天。
用足政策,助企业降低成本
新钢公司主要出口产品为热轧钢板等钢铁制品,此类商品货值高、价值大,若能充分利用好“优惠原产地证书”政策,享受进口国的关税减免,对企业来说无疑等于掌握了开启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对开拓海外市场、降低成本及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都能起到促进作用。不足的是,企业虽知道优惠原产地证书能减免关税,但普遍认为关税减免只是进口商单方面享受,出口商没有利益,也就没有积极性,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没有积极主动申办。为此,新余检验检疫办事处加大原产地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专程到新钢公司召开宣贯会,举办培训班,扭转观念,达成了客户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就能接到更多订单,产品销路就会更大,就能抢占更多国际市场的共识。
在新余检验检疫办事处的指导下,新钢公司通过发挥优惠原产地证书的积极作用,除出口东盟、亚太等传统市场外,还出口秘鲁、哥斯达黎加、智利、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有效地助推新钢公司脱困,经济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