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2月18日报道,今天是苹果支付(Apple Pay)进入 中国 一周年的日子,纵观这一年,苹果却颇有些虎头蛇尾——刚推出时阵仗很大,如今籍籍无名。 从技术上看,苹果的移动支付技术并不逊色于支付宝和微信,但为什么它就是发展不起来?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今天(2月18日),Apple Pay入华已满一周年。这项由苹果、银联支持,堪称“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技术在中国市场一度掀起波澜,引发市场对第三方支付格局的讨论。
“This is it”,苹果CEO蒂姆库克在推出Apple Pay时颇为意气风发。如果从 美国 市场的表现来看,库克确实是有底气的。数据机构BRP在近期的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美已有36%的商家开始支持Apple Pay,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上年同期的16%。超过了支持PayPal的34%,跃居第一大移动支付服务机构。
然而在中国市场,Apple Pay的表现远低于预期。去年2月18日,Apple Pay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上线当天绑定银行卡就超过3000万张。(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大中华地区销售的iPhone6以上机型共8219万台。也就是说,Apple Pay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用户愿意尝试。)
而在尝鲜热潮过去之后,一年之后Apple Pay如同水滴消失在水里,踪迹难觅。这是为什么?
两年成为美国支付市场龙头
2014年9月10日,在苹果秋季发布会上,库克发布了基于NFC的Apple Pay,10月20日在美国正式上线。
Apple Pay上线之初即面临着传统信用卡公司的无接触支付方案、Paypal和Square等移动支付应用技术,以及谷歌Android Pay与三星Samsung Pay等基于手机的支付解决方案的竞争。
2015年,调研机构统计发现,Apple Pay较一年前刚推出时曾出现明显下滑迹象。但经过两年时间,Apple Pay已经后发先至,拿下了移动支付第一。
波士顿零售合作伙伴(以下简称“BRP”)周二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苹果的移动支付服务Apple Pay已超越先前的市场龙头PayPal,成为美国商家最普遍支持的移动支付平台。BRP在报告中指出:
目前全美已有36%的商家开始支持Apple Pay,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上年同期的16%。
选择支持PayPal的商家比例为34%。
25%的商家选择支持万事达卡的移动支付服务MasterCard PayPass;
24%的商家选择支持谷歌移动支付服务Android Pay;
20%选择支持维萨的移动支付服务Visa Checkout;
18%选择支持三星电子移动支付服务Samsung Pay;
11%选择支持Chase Pay。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