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视为“黑色产业链”的银行卡盗刷,如今已近乎行走在阳光下。
“盗刷的人在各种渠道公开叫卖盗取的银行卡信息,然后拿到银行卡的人通过游戏点卡、手机充值卡、景点门票、机票等各种渠道把卡里的钱洗走,”来自北京、被盗刷了近万元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被盗刷的受害者,要小心谨慎地在银行、支付平台、商家平台之间沟通、交涉,却始终担心自己的钱要不回来。”
2016年7月,张先生工商银行卡被盗刷。经工行出具材料证明,该卡通过易宝支付的支付渠道,先后在去哪儿消费接近4000元、在携程消费约5000元,均为景区门票,此外尚购买了300元话费充值卡。其中,仅2000元交易被拦截,其余交易均已完成消费,且难以追回。根据第三方投诉平台21CN聚投诉统计,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聚投诉平台共接到1.7万件投诉,其中涉及盗刷的投诉共1046件,占总投诉比值超过6%。聚投诉平台主编潘俊珺告诉记者:“每天,都会新增很多盗刷投诉,增速也越来越快。”
庞大的盗刷产业链
盗刷银行卡,滋润着庞大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