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头白发的蔡澜今年已经75岁了,他半开玩笑地说,很少有比他年级还大的餐厅,而太平馆就是其一。
太平馆创立于清朝光绪年间(1885年)。创始人徐老高,原在广州沙面旗昌洋行当厨师,深得西菜烹调技术。后来离开洋行开了一个专门煎牛扒的档口谋生。因为烹饪得法,吸引了大批中外商客,后迁址城内,并因地命名为太平馆,成为初具规模的专营西餐的餐馆。
1937年,太平馆又开到香港。金庸等人都是太平馆的常客,常与蔡澜约饭。不少香港人也从小就去太平馆吃饭,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太平馆。这次直播,蔡澜要介绍的,是他心中的太平馆。
在他心里,太平馆的代表菜是烧乳鸽。一只完整的乳鸽端了上来,蔡澜避开了刀叉,直接用手把乳鸽撕开来,蘸了蘸酱,塞进了嘴里。这是太平馆的特色,将乳鸽的鸽子肝、鸽子心等内脏放入酱油里熬制成酱料。鸽子心是蔡澜最喜欢吃的,吃完套餐里的小份,他又点了一大份。
这家的菜,更多的采用西式的做法,不是撒盐,而是加酱油。“酱油西餐”也就成了太平馆的别名。“酱油西餐”这个名字就是从太平馆开始叫起的。
吃罢乳鸽,饭店提供了柠檬水,可以快速洗去手上的油污,马上加入下一道菜的战斗。
蔡澜又吃了一道瑞士鸡翼。用鸡骨头熬出汁,加一点点糖,成了甜甜的酱汁。早年,外国人吃这道菜时,举起大拇指说,“sweet!sweet!” 服务生听不懂,因为sweet与瑞士音近,就把这道菜取名为”瑞士鸡翼“。
他陆续把店里的名菜都点了个遍,又吃了熏鲳鱼焗蟹盖、咸牛舌、炖牛尾、炒河粉、舒芙蕾等招牌菜。一边吃,他一边向观众科普美食知识,澳洲的牛舌远比日本好味,河粉得两面都上色…… 虽然他的普通话带点潮汕口音,但照顾观众,他全程都用普通话讲解着。
这么多年来,太平馆始终保持着高水准的菜品,但也维持着原价。蔡澜介绍,老板早年很有眼光,买下了不少不动产,大多店面都是自有的,不用担心房东涨租。店里的服务也保持着早年的热情,因为老板提供宿舍,对员工很好,连老伙计都留着,一代传一代。
蔡澜和老板自小酒认识,他亲眼见着老板从有满头黑发到中年秃顶。“我们两个都会老,但太平馆不会老。”他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