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个月老导演吴天明《百鸟朝凤》的排片风波,艺术电影也成为2016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各个论坛热议的话题。在日前举行的“亚洲新人奖”评委见面会上,评委会主席尔冬升直言:“我个人认为影展应该更注重艺术性。要想帮助新人导演和创作人,在政策上就必须让那些小众题材的作品进入市场。”而在另一场“好莱坞创意”论坛上,执行制作过几百部影片、同时也是美剧《权力的游戏》执行制片人的Vince Gerardis则表示,当人们说到“商业片”和“人物”时会产生一些误解,“很多时候说到人物,大家会觉得这个人物必须是大家都喜欢的,我觉得这不是大家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关联度的问题,观众希望看到这个人物身上和他有关联度,有共通之处”。
香港导演尔冬升:
更关注小众的艺术性的电影
“希望再过两三年,等电影院线完成调整,把它变成不是纯商业院线的方式,多点空间给下一代,让他们在美学艺术方面有所提升。”
虽然拍过《枪王之王》、《大魔术师》 等汇集了不少大牌的商业片,但凭借《新不了情》从演员成功转型导演的尔冬升,对文艺片一向情有独钟。去年,尔冬升执导的《我是路人甲》就是一部素人影片,还被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选为开幕片。
此次担任“亚洲新人奖”评委会主席,尔冬升表示,自己会更关注具有艺术性的电影创作新人。“可能电影向来都是只有两个方向吧,大众和小众,有些观众会把它分作商业和艺术,但我个人把它分作大众和小众,我个人认为影展应该是往艺术方向走的。香港有一个位导演李翰祥,他曾说:‘如果你的电影在市场得到成绩了,在参加影展的时候就应该礼让。’我们在评奖的时候,肯定会更关注一些小众的拍摄困难一点的或者艺术性更高的影片,从我个人来说,票房不在我考虑的范围。”
对尔冬升这样已经具有相当市场号召力的导演而言,确实可以不用考虑票房,一部亏本,还能靠下一部赚回来; 但对年轻的电影创作者来说,一部亏本的影片,可能意味着再也拿不到投资;而像《百鸟朝凤》这样的大师作品,如果只能靠发行人下跪求排片,未免可悲。尔冬升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特别提到建立艺术电影院线的必要性。“我觉得在政策上,必须让那些小众题材的电影进入市场。希望再过两三年,等电影院线完成调整,把它变成不是纯商业院线的方式,多点空间给下一代,让他们在美学艺术方面有所提升。”
尽管所有的“亚新奖”参评创作人都只有不超过两部电影的从业经历,但他们的作品对有着几十年从业经验的尔冬升产生影响。尔冬升直言:“我相信看完这16部影片,会对我有重新的思考和启发。比如我看第一部影片的时候,就知道这部片子的成本肯定是不贵的,但它会令我想到我当时是为何想当导演,让我重新审视自己。”
日本导演深田晃司:
要建立成熟的交流合作网络
“希望电影节能够成为一种契机,让亚洲各国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交流合作,形成更成熟的电影创作环境。”
本届“亚新奖”评委会成员中,还有来自韩国的知名制片人金亨骏以及来自日本的著名导演深田晃司。深田晃司建议可以借鉴国外电影节和电影市场的经验,“我之前去过一些欧洲的国际电影节,当时就感受到在欧洲电影圈,各国的合作形成了一个非常成熟的网络,给电影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相对来说,亚洲电影圈,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就比较弱。希望电影节能够成为一种契机,让亚洲各国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交流合作,形成更成熟的电影创作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在本国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或者缺少机会的电影人,开始走出国门,寻找更多的机会。自2014年中韩两国签署电影合拍协议之后,越来越多的韩国导演和演员开始来到中国发展,韩国电影《我们的世界》就获得“亚新奖”最佳女演员和最佳摄影两项提名。金亨骏也表示:“中国市场很庞大,我们看到中韩之间有很多跨文化的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彼此的文化传统,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从《七月与安生》到《消失的子弹》,年轻的女演员江一燕已经成为观众心目中“艺术片女主角”的不二人选。作为“亚新奖”评委,江一燕特别说道:“有些国家的经济或者电影工业不是最发达的,但你能在这些电影中,看到电影最纯粹的那部分东西。这其实会让演员反省,思考自己为什么爱上这部电影,为什么这部电影会让你感动,也让我自己对电影有一个更新的认识。”
好莱坞制片人Vince Gerardis:
“关联度”才是观众所追求的
“通过这些人物,观众希望更多挖掘内心的情感,无论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这样(人物塑造)才是成功的。”
除了政策扶持、院线拓展和多元合作,艺术片是否必然只能“小众化”?商业片是否必然“欠缺艺术性”?这是谈到艺术电影时绕不开的话题。在“好莱坞创意”论坛中,几位美国电影人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相反的意见。
还是以《百鸟朝凤》为例,该片讲述了一位老唢呐艺人面对新时代的失落。唢呐艺人,感觉离城市生活非常遥远,这样的人物,是否必然无法引起城市观众的兴趣?美剧《权力的游戏》 执行制片人 VinceGerardis认为这是一种“误解”。“我希望能够把观众的情感寄托在人物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看悬疑片、科幻片,他是希望看到这个人物身上和他有关联度,有很多的共通之处。通过这些人物,观众希望更多挖掘内心的情感,无论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这样(人物塑造)才是成功的。”
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层出不穷,而艺术电影也已经杀出了自己的道路。《功夫之王》、《谍海风云》等大片制片人DavidU Lee表示,“没人愿意投艺术片”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在进行电影投资的时候,通常会先有一个剧本,读剧本像是一个旅程,我会随着人物游走在整个剧本中,我会想这个情节是不是合理,这些问题有没有讲清楚。当然,我们做电影也是一样的,还要考虑成本,比如说有些电影就应该用一千万而不是五千万。所以第一是看剧本是否合理,第二是看成本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