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畅隔着玻璃窗看着母亲。文/摄 长春晚报记者 康重华
每天中午短短的30分钟探视时间,对于身为人子的宋文畅来说,既是一种盼望也是一种煎熬。每天他都盼着见到母亲一次,而每当他看到母亲孤单无助地躺在ICU病房里,仅靠着各种冰冷的仪器维持生命时,他的心就像刀割火烧一样煎熬。为了救母亲,他四处筹借凑够了手术费用, 但找不到匹配的肺源供体就如一座大山阻断了救母之路。为了救母亲,他争分夺秒地努力,盼着奇迹能够出现……
据了解,间质性肺病(简称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ILD通常不是恶性的,也不是由已知的感染性致病源所引起的。继发感染时可有黏液浓痰,伴明显消瘦、乏力、厌食、四肢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发热。 少时起母子俩相依为命 宋文畅是长春人,在他童年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喜欢喝酒,每次喝醉回家都会引起一场风波。每次父亲喝多,母亲都会用全力护着小小的他。随着时间推移,母亲和他越来越无法忍受这种生活,于是父母离婚了。
“我记得小学二年级时,我母亲和父亲离了婚,从此我跟母亲相依为命。”宋文畅说,父母离异后虽然他们娘儿俩经济稍显拮据,但总算不用每天回家都提心吊胆的。母亲为了照顾他,一心工作,没有再次组建家庭。
当时宋文畅的母亲陈女士是一家超市的员工,月收入仅有1000多元,为了供他读书,母亲极其节俭。在他记忆中,母亲一年添置一件新衣服都算多的,可时常会将好吃的好穿的留给他。
小时候日子虽然过得紧巴,但宋文畅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经常告诉自己,他是个男子汉,要快快长大保护妈妈。
日子一天天过去,宋文畅一点点长大,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会想起母亲鼓励自己前行的温柔目光,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母亲的生活。
“我大学毕业后从事汽车行业,通过自己的努力,这些年一点点有了些成绩,也成了家立了业。”宋文畅哽咽着说,不想还未来得及报答,母亲就在4年前落下了咳嗽的毛病。因为过度操劳,母亲咳嗽的毛病越来越严重,最严重的时候整宿都躺不下,睡不着觉。宋文畅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有时间就带着母亲四处求医,可惜母亲的病情一直没有得到缓解。 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母亲生命 从2015年年底开始,宋文畅母亲的病情开始恶化,需要经常住院,于是他和妻子尽可能将工作放下,每天都在医院照顾母亲。每每看着母亲痛苦的神情,他就恨不得自己替母亲受苦。
“目前,我母亲被确诊为间质性肺病,医生告诉我,她急需做双肺移植手术,却一直没有合适的肺源。我想把自己的肺给母亲,但因为条件不符医生没有同意。如果可以,我真想用自己的生命换母亲的生命啊。为了我,她牺牲太多了,还没享上几年福……”16日中午,记者看到宋文畅穿着无菌服,站在吉大一院呼吸科ICU病房里,隔着玻璃窗呼唤母亲的时候,堂堂七尺男儿流下了眼泪,他害怕母亲因找不到肺源而离开他。
宋文畅告诉记者,医生建议他尽快寻找肺源。 盼望奇迹 苦寻肺源供体信息 世间最让人悲伤的事情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目前宋文畅已经凑够了母亲手术所需近80万元费用,他不希望母亲遗憾离开,正通过多种方式寻找肺源,他坚信母亲会得救。但至今,宋文畅的母亲仍未找到匹配的肺源供体,处于术前等待中。“我母亲57岁,身高162cm,体重105斤,血型O型。命悬一线,正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做斗争,我们也在争分夺秒地寻找着肺供体!”宋文畅说,他希望看到信息的朋友能够伸出援手帮助他的母亲,并重视这种疾病,因为目前这种疾病发病正在年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