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男孩身上居然长满“珊瑚状”硬物
又痒又痛 还发出阵阵恶臭
检查后发现竟是一种常见病的恶化结果
图/湖南省人民医院 (为避免引起不适,图片经编辑处理)
来自湖南岳阳五岁男童小骏大约从一岁开始,手上就长了一个绿豆大的肿物,之后越长越大,最后竟长成了难看的“珊瑚”状,不但痛痒,破了以后还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早在小骏一岁时,家人就发现他左手食指长了一个绿豆大的“坨坨”,质地有些硬,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硬块越来越大,还从手指向腿脚蔓延。
父母带着小骏到多家医院进行了激光、冷冻、药物等治疗,但不久又会复发。2016年,小骏小腿上的肿块开始疯长,并向膝盖、脚踝等处蔓延。高高隆起的肿块让他穿不了长裤,在家都是穿短裤,出门只能穿大裤腿的睡裤,后来连走路都困难。
今年春节过后,父母决定带着小骏来到省人民医院整形激光美容外科就诊。教授检查后告诉家长,小骏患的是巨大寻常疣合并感染,这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青少年,往往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导致发病。教授表示,在目前的医疗和生活水平下,如此巨大的寻常疣很少见。
图/湖南省人民医院
在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2月10日,由教授主刀,在全麻下为小骏进行了左小腿巨大疣点阵激光切除缝合修复,左小腿、左手食指寻常疣点阵激光治疗术。
主刀教授介绍,目前寻常疣的治疗方法很多,此次采用激光刀进行切除并且从创面基底部进行烧灼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复发率,这一技术为国内领先。同时,他提醒,家长应尽早发现,尽早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治疗,减少孩子的痛苦。
寻常疣:青少年常见皮肤疾病
寻常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多见于青少年,大部分人是由于皮肤黏膜破损导致感染而得病。寻常疣的致病菌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2、3、4、7、27、28、29)。
疣的病程与机体免疫有重要关系,在免疫缺陷状态者,如肾移植、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红斑狼疮病人疣的发病率增高。但疣在相对健康人群长期存在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除了寻常疣外,疣还有扁平疣、尖锐湿疣等种类。现代医学认为,疣为病毒性皮肤病,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均由乳头瘤病毒引起,三者都有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皮突延长等病理改变。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属痘类病毒)引起,表皮细胞内含有软化疣小体和发生变性是其特征。
对于青少年常见的寻常疣,应根据具体症状表现结合病理检查确诊,并需要将其与其它类似的疾病相区别,才能选择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出现这些症状 可能是得了寻常疣!
为了尽早确诊及早治疗,大家需要准确识别寻常疣的症状表现,判断自己或家人皮肤是否出现异常。
寻常疣的症状表现如下:
1、初起为针尖大的丘疹,渐渐扩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呈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明显,质坚硬,呈灰黄、污黄或污褐色。
2、好发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
图片来源网络
3、数目不等,初起多为一个,以后可发展为数个到数十个。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
4、病程慢性,部分可自愈。
5、跖疣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由于局部压迫、摩擦,表面形成黄色胼胝状,如以小刀削去此层,即可见白色软刺状疣体,表面常有散在小黑点。
图片来源网络
6、发生在甲缘者,可破坏指甲生长。
另外,除了寻常疣,还有传染性软疣、扁平疣、丝状疣这些常见疣,患者应根据具体症状表现结合病理检查以便确诊。
丝状疣:
好发于眼睑、颈、颏部等处,多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出,多见于中老年人。
传染性软疣:
俗称“水瘊子”,皮疹为2—4毫米大小的丘疹,中间内凹,可挤出白色疣状小体。一般数目不定,由数个到数十个不等。全身任何部位皮肤均可发疹,但常见为躯干、四肢。大部分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人有痒感。
扁平疣:
又称“青年扁平疣”,因其主要发生于青少年。皮疹好发于面部、手背,有时腕部、前臂等部位也会受累。表现为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硬,颜色为浅褐色或正常肤色。数目不定,通常为多发,甚至密集成片。部分病人有痒感,常沿抓痕或外伤出现条状排列的皮疹,叫做“同形反应”。
预防注意事项
寻常疣的预防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预防应注意避免搔抓、摩擦疣体,以防自身接种传染。
2、应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避免接触病毒。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4、避免外伤、摩擦等表皮的损伤,减少病毒入侵的机会。
5、家庭内有人患了疣病,其毛巾、脸盆、拖鞋应隔离分开使用,并定期消毒,以免互相传染。
6、同时也应避免各种物理、机械、化学因素导致皮损而引发疣体的扩展和蔓延。
虽然是皮肤赘生物,但疣通常不会癌变。尽管大多不疼不痒,并有自愈的倾向,但也需要引起重视。
洋洋提醒,如果发现皮肤有类似的奇怪硬物,一定要及早到正规医院治疗,防止硬物继续蔓延生长!
出品:广州日报大洋网
来源:潇湘晨报等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