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除器官后医生集体向其遗体默哀致敬
大洋网讯 16岁花季少女罗怡因脑瘤飞上“天堂”,但她的器官最留在人间助省内5名患者身上。今日记者从中大五院获悉,7日晚,珠海少女罗怡脑死亡在该院完成了器官捐献,她的两个眼角膜、双肾和肝也在当晚分别被移植到省内5名患者身上,以另一种方式存活于她所爱的人间。
少女生病后被确诊脑瘤
16岁的罗怡是珠海一中平沙校区学生。2016年8月,罗怡因头痛来到中大五院就诊。经检查,中大五院的医生确诊罗怡患上了脑部疾病。去年10月,罗怡赴广州治疗,在广州被确诊为脑瘤并接受了手术。约2周前,罗怡陷入深度昏迷。
因为罗怡深爱着家乡珠海,在昏迷前罗怡曾告诉家人,因为自己很喜欢珠海,即使以前每次去了外地,都心心念念想快点回珠海,万一自己这次“出事”还是希望回到珠海。因此在罗怡陷入深度昏迷后,当广州的医生说“已经没有任何希望”后,孩子的父母就决定要将孩子带回珠海。
2017年2月4日,罗怡再次入住中大五院,随后并被确定为脑死。
生前赞姚贝娜捐献角膜
中大五院器官移植科筹建办公室主任李坚博士介绍,当医生询问父母,是否愿意捐献器官,去拯救其他人的生命时,父母立刻同意了,而且积极配合办理各种手续,在3天时间里就完成了捐献。罗怡成为珠海第三名器官捐献者。李坚感叹说,“这是一个有温度的故事”:罗怡有的器官已经损害,无法捐献了,家长因此而显出了万分的遗憾。他们愿意帮到更多人。
为何如此坚定地愿意捐献器官?罗怡的父亲介绍,“当年姚贝娜捐献角膜的新闻播出时,罗怡妈妈曾开玩笑问女儿觉得此事怎样?当时罗怡明确表态觉得这件事很好,可以受益他人。”女儿昔日的一句话,父母记在了心头。“因此我们相信孩子非常赞成我们替她捐献器官的决定,救助他人的同时,也以另外一种方式在人间延续”。
记者从罗怡父母提供的一张她生前的照片看到她是一个十分阳光的小女孩,照片中罗怡穿着牛仔短裤、白上衣、蓝外套,站在礁石上作出V字型(胜利)的手势,笑得十分灿烂。
治病获关爱身后回报社会
据了解,罗怡患病后,并不富裕的家庭无法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在50多万元救治费中,有40多万元是社会和亲朋好友捐献的,关心她的既有亲友、同学、老师和企业。这也是罗怡父母愿意捐献女儿器官的原因之一,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回报大家的关爱。
2月7日晚,罗怡的器官捐献手术在珠海中大五院举行。在珠海方面完成器官获取手术后,罗怡捐出的角膜、肝脏、肾脏立刻经器官分配系统被送往急需进行移植手术的病人。李坚表示,通过罗怡捐献的器官,5名病人已成功完成移植手术。罗怡的生命,在他人的身上得到了延续。
为珠海第三例器官捐献者
昨日记者从珠海市红十字会获悉,截至目前为止,罗怡是珠海市第三位捐献器官者,其中去年已有两例捐献者,2016年5月,珠海有了首位器官捐献者。这位器官捐献者是一名青年,5月初突发意外伤害,积极治疗后仍然处于临床脑死亡状态。父母决定捐出孩子的器官,让生命延续。
经过了脑死亡器官捐献评估、捐献协调等一系列流程,当年5月23日,中大五院相关人员与广州有器官移植资质医院的医生,在珠海市红十字会的见证下,一起快速摘取器官,相关人员按器官移植网络系统的分配,将器官送到广州、武汉等6个患者所在的医院,6名患者受益。
文、图:广报记者陈治家通讯员陈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