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化名)在浙江通过了一个微信好友验证,孙女士(化名)在吉林被拉进一个QQ炒股交流群,不到几个月时间里,他们都损失了上百万元,均因一个新的“投资品”——邮币卡。近来,投资品市场邮币卡交易迅速蹿红,各种营销手段也是鱼贯而入,最近几天记者接到的投资类营销电话中与邮币卡有关的竟然超过半数,颇感意外,而营销人员口中“暴富”佳品的邮币卡究竟是什么?投资者又为何会飞蛾投火?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披着促进文化艺术品交易和金融创新的外衣,邮币卡交易从操作手法、运营团队和揽客模式,却都与此前泛滥的白银、原油等违规现货交易一脉相承,成为现货欺诈的最新变种。这种形式类似股票交易,却未经过国家证券管理机构审批,邮币卡让投资者开始接纳,并最终血本无归,因为有那么一群人精心做了这个快速、高额收益的“局”。
买入后蹊跷30个跌停
今年8月,王先生在微信上通过了一位女士的好友申请,这位女士自称“婉竹”,头像打扮入时,经常在朋友圈分享吃用如何奢侈、赚钱如何轻松的讯息,不时晒出自己邮币卡账户价格暴涨的截图,声称炒邮币卡和炒股一样,申购邮币卡能够迅速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