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球奖将恢复原来的形式
随着《法国足球》杂志公布了今年欧洲金球奖的评选细则,欧洲金球奖与FIFA世界足球先生两大奖项正式分道扬镳,短暂的6届合作也宣告结束。世界足坛的两大个人荣誉评选恢复到了2009年之前的情形,而欧洲金球奖与FIFA的这场联姻并没有起到期待中的效果。
合并6年:FIFA“暗杀”欧洲金球?
FIFA金球奖的奖杯
欧洲金球奖的评选开始于1956年,该奖项在很长时间内都被认为是足坛影响力最大的个人荣誉。相比之下,1991年才开始评选的FIFA世界足球先生虽然顶着国际足联的头衔,但影响力和认可度尚不及欧洲金球奖。到了2010年,FIFA用1500万欧元获得了欧洲金球奖的评选权利,两大奖项实现联姻。当时这样的结合被视为双赢,足坛也只剩下唯一的个人最高荣誉。FIFA希望能够提升自身奖项的影响力,《法国足球》的后台ASO集团则期待更多经济利益。不过在和FIFA联姻之后,欧洲金球奖却不再是昔日的样子了——除了沿用“金球奖”的名字,以及奖杯还是那样的造型。
2010年
(注:表格内容为最近六年的媒体投票结果,括号内为当年的最终评选结果,没有括号表示和二者相同)
谈到评奖,评委的资质自然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这方面欧洲金球奖无疑更为规范:2006年之前,有资格参评的记者全都来自欧足联成员国;从2007年开始记者范围扩大到全球,但同样有条件——投票记者所在国必须至少打过一次世界杯。且不论条件是否“合理”,至少欧洲金球奖对投票者的资质是有要求的。而FIFA世界足球先生并没有提出过明确的资格要求,更不用说由于主帅和队长的更换造成评委阵容频繁变更的情况了。从“专业”和“懂球”角度来说,球员和教练应该是胜过记者一筹的,但这和“了解球员表现”并不必然等同。一位小国的主教练和队长,能像专门跑西甲的记者那样看大量梅西和C罗的比赛吗?
里贝里认为金球奖“政治因素很多”
受到关注的问题还有“评奖标准”,也就是一个评委根据哪些因素来投出心目中的前几名?《法国足球》杂志就会在给记者评委的邮件中列出投票标准:“球员当年的表现,包括个人和集体荣誉。如果有必要,还可参考其水准、个性和职业生涯。”而世界足球先生并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有些主帅和队长的投票被认为是“人情票”或者“印象流”而遭到诟病。在评选方面,FIFA金球奖也有延期投票和“鬼票”等遭到质疑的事件。比如2010年金球奖评选,FIFA公布的时任国足主帅高洪波投的前三名是哈维、梅西和弗兰,但高指导在事后接受采访时却明确表示自己并没有投票给哈维。而关于弄丢选票、选票被改的抱怨,也频频见诸报端。
风格不同,何必强求
其实对于谁是年度最佳球员,不同的人本来就有不同的观点,判断球员表现的“评选观”也不相同。有的评选者更看重团队荣誉,也有评选者认为个人数据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即便是合并前的欧洲金球奖和FIFA世界足球先生,在各自的评奖结果当中也不能避免争议出现。而在合并之后,在不同投票风格的融合中,代表原欧洲金球奖的记者一方明显吃了亏。融合并没有减少争议,而是让矛盾冲突显得更为激烈。其实哪种投票风格更为“合理”或者“公平”,本来就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如今重新分开,我评我的奖,你办你的典礼,两个奖项各有各的风格和特点,这样不是比看起来别别扭扭的合并更好么?
如果不合并,斯内德和里贝里将各有一座欧洲金球
两大奖项合并6年,梅西4次获奖,C罗2次捧杯。而如果按照原来的两奖分离模式,那么梅西将获得3次欧洲金球奖+4次世界足球先生,C罗将获得1次欧洲金球奖+2次世界足球先生,斯内德和里贝里则将各拥有1座欧洲金球奖。总的来说,这当然还是一个梅西C罗垄断的时代,但两大奖项的融合确实加剧了垄断的程度,队长和教练的投票“帮助”梅西C罗锁定前两名的情况屡有出现。如今分道扬镳,两个奖各有各的价值取向,也各有各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