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球高手南京论剑的最后决赛
人民网北京4月12日电(记者王继晟)“撇、挤、削、挡、磕;刮、拱、弹、抽、打”,汇集全国“乒乓武林怪手”,激战两天的2016苏州嘉沁新能源杯全国长胶大联盟第二届长胶大赛,4月10日在南京落幕。
本次长胶大赛是为长胶选手量身定制的赛事。比赛为男女混合团体赛,采取五人单打对抗赛制,此次比赛汇集了包括北京将军队在内的71支队伍、近400名选手,堪称长胶选手的一大盛会。
长胶打法曾经是中国乒乓球队的秘密武器,比如擅长海底捞月的魔术师张燮林、在31届世乒赛立功的小老虎梁戈亮,曾任国乒少帅的蔡振华,还有世界乒坛的怪球高手女将倪夏蓮、齐宝华、陈晴等都把长胶拍用得出神入化。但由于弧圈球的日益强大,长胶逐渐退出专业比赛,但在业余比赛中长胶靠怪取胜,成了得分利器。经过业余长胶手的不断揣摩实践,发展完善了长胶打法,让球的旋转更加“诡异”,让对手不适应而获得主动。
长胶大赛赛事组委会副主任胡卫表示,专业比赛到最后阶段总是被横板弧圈球选手垄断,观赏性反而不如高水平的业余比赛,业余比赛中的“百花齐放”使国球更好看,更好玩。
长胶大赛揭幕组委会副主任胡卫致辞
胡卫本人就是长胶高手,打球时间并不长,他采用正手长胶反手反胶,神鬼莫测的倒板打法,常常一鸣惊人把强手拉下马。
谈及办赛初衷,胡卫指出,与其他打法相比,长胶的竞技性没有那么强,适合在大众间开展,更有利于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他说,尽管长胶打法在职业运动员中较少使用,但在民间很受欢迎。“参与人群多说明长胶打法在中国有群众基础,这与全民健身的理念不谋而合。”
绰号东邪的长胶高手黄建疆担任互联网直播解说
担任长胶大联盟线上直播解说的中国业余长胶高手黄建疆说,打长胶可以让更多人享受乒乓乐趣,利用长胶变化多端的旋转,可以让一些急于取得成绩的爱好者在短期内取得一些成绩,享受赢球的快乐,因此,长胶打法受到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欢迎,特别是中老年人,有基础的可以利用长胶增加一些变化,弥补体力的不足,新手则可以比较快些提高成绩,找到乐趣,全国性的长胶大赛已经搞过7次,尤其这次比赛规模大、水平高。比赛中发现了一些年轻人,对长胶打法领悟很深,后生可畏。
众所周知,长胶靠怪取胜,胶皮上软而长的颗粒与球接触时,让球产生“怪异”的旋转,让对手不适应而获得主动,那么,当一群“怪球手”汇集在一起,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首都媒体队李武军是典型的长胶怪球手
首都媒体联队向北京将军队赠送队旗
本届大赛嘉宾组有几场最精彩的碰撞,首都媒体队央视乒乓专项记者李武军就是典型的长胶怪球手,手握一面反胶,一面长胶的横板,通过多变的发球创造进攻机会,特别是用长胶面进攻,姿势独特,前长胶国手陈晴曾评价说,动作非标准,但是击球合理,所以杀伤力大,把长胶的怪异加上了力量速度,打出了自己的特色。嘉宾组有6名积分很高的名将败在他的怪异打法之下,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