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建了沼气站后,养殖场附近不再臭气熏天,病死畜禽统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加工成有机肥,既改善了环境又实现了农业的生态循坏。”看着如今山青水绿、鸟语花香的家乡,家住渝水区罗坊镇的村民胡炳金高兴地说。
近年来,该区以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为理念,通过加大宣传、加强政策项目扶持和监管力度,大力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全区统一印发了宣传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告知书,普及畜禽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控常识,从源头降低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充分调动养殖等生产经营者对病死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积极性。去年该区启动生态化改造,将袁惠渠两岸1公里范围内的50多个生猪养殖场列入了拆迁范畴。
同时,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试点工作。该区已在罗坊镇建设了罗坊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由罗坊镇村镇沼气集中供气站、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循环生态农业园区三部分组成,建立起一整套循环农业经济模式,解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目前,全区已建成规模养殖场6m3冷冻库15座,集中处理厂20m3冷库厂1座,并配有监控系统、运输车辆等,年处理病死畜禽能力达2190吨。
据悉,今年该区还将依托“江西正合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的先进处理技术,计划斥资225万元,在全区10个乡镇建成一批病死畜禽集中收集暂存点,构建养殖业主、保险公司、无害化集中处理厂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3+1”四方联动的无害化处理长效运行和监管机制,形成全区统一规范的“六有、全覆盖”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