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走出蜗壳,冲破‘鸡笼’,在浙赣铁路以北,选定一片20多个平方公里的荒芜郊区作为新的城市建设区,并建一座铁路立交桥,使南北城区连成整体,建设一个鸟语花香的新兴城市!”翻开新余史志,循着记忆脉络,我们禁不住心潮澎湃,深为83年复市当初,市里决策者的高瞻远瞩、非凡韬略、超前眼光所折服。如今,担负建设、管理、繁荣、服务城北新区的渝水区城北街道办事处精气神如何,有无创新性的特色、亮点和兴奋点?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翻身仗”的目标,城北街道又有何谋划?阳春三月,记者走进城北街道,找寻答案。
新余,就是新的我。
何谓“新”,新在规划、新在新区、新在城北。
很难想象,新余建市初期如无远见,依旧在城南老县城偏安一隅扩建城市,今日会成何残局,会有几多遗憾?
如今,被称为“赣西明珠”的新余,因了城北新区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换了新天;昔日,被誉为“深圳速度”建设一新的新余城北新区,已然张力倍增、活力无限、潜力无穷——
高楼大厦林立、人流车流如织、生态环境友好、社会秩序井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出门游园、推窗见绿,繁花似锦、鸟语花香,犹如一颗被绿意裹拥中的珍珠……
“我们要以‘建设美好城北’为引领,致力做好‘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繁荣城市、服务城市’四篇大文章,努力做到建设城市上台阶、管理城市见成效、繁荣城市上档次、服务城市上水平,以提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打赢翻身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与气魄营造风清气正的创新创业环境!”谈及“美”“好”城北的发展定位,街道党委书记陈金水踌躇满志。
一
城北街道与市同城,位于新余城区中心,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4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5万人。
随着城市人口激增,城北新区的城市版图不断拓展,一个个小区、一幢幢高楼相继建起落成的背后,都凝聚着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北街道人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繁荣城市、服务城市的心血、汗水与智慧。
征地、拆迁、安置,规划、布局、落地,对接、沟通、协调,每一个环节都触动着城北这座新城的神经,关乎着一方地域的和谐、繁荣与稳定。
身为城市一份子,前身为沙土乡的城北街道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变迁,已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现实情况是,处处萌动的商机与利益纠葛,公权力寻租与定力博弈,都在不同程度考验着城北街道的谋篇布局、创新发展。近些年来,极少数干部经不受诱惑被拉下水,受到党纪国法制裁。群众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激化,干群情绪对立,上访上诉现象普遍……
不破不立。2015年8月,新调整的城北街道党委主要领导在班子会上响亮提出,“踏实做事、干净做人,重振城北街道雄风,在哪儿摔倒,就在哪儿爬起来!党员干部的精气神不可丢,干事创业的锐气不能减,服务群众的热忱不能灭!”
今年一开春,城北街道在会展中心影剧院举行的千人三级干部大会上,街道党政一个声音喊到底:再也不能出事了!必须要以“党建+”为抓手,以“党建+社区”为纽带,充分发挥“连心、强基、模范”作用,带头落实“渝水有爱、结对认亲”、“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以“四项服务”拉近干群距离。
建队伍,提素质。发挥“党员队伍、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志愿者队伍” 三个队伍作用,通过领导授课、专题讲座、讨论交流、业务辅导等形式,提高社区干部的综合素养。
全天候,优服务。推行“5加2”、“白加黑”工作法,以“值班制、延时制、错时制”工作制度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通过领导挂点服务,跟进调研走访,目前已为18个小区解决了10余项“下水管不通、道路不平、小区硬化、灯不亮”等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群众受益率达80%以上。
家门口,解难题。全面实行网上办理居民事务、全面实行低保听证审议评议制度,试点开展民事代办、“法律诊所”志愿服务进社区、综治网格化管理制度,深入社区进行板凳式交流、上门式服务,对居民小区各类难题进行集中破冰。
指尖上,扬正气。全面启动工作QQ群、门户网站、微信、短信平台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小区居民公约、文明创建及身边好人的善行义举。
“月月有活动,节节有演出,处处有亮点。”如今,从社区到小区,从小院到楼院,一大批有热心敢担当的能人、贤人,一大群专家学者型老党员老干部的积极性被空前调动了起来,乘借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东风,组织培育了包括合唱、舞蹈、拳操、门球、腰鼓、乒乓、舞剑、秧歌、民乐、健身操等共108支文艺团队,有效形成了以“节日文化”、“广场文化”为主要特色内容的文化品牌。昔日邻里素不相往来的局面,被其乐融融、和谐融洽的氛围所取代。
二
作为全市当之无愧的乡镇老大哥,与市同城的城北街道一直有种潜在的“优越感”。伴随着经济下行及房地产不景气的制约与影响,城北街道人有点坐不住了。
响应市里打赢“翻身仗”的号召,城北街道如何打好经济“翻身仗”?
新班子因地制宜、扬优成势,下好先手棋,定下发展调:从应收尽收、总部经济、招商引资三方面精准发力,确保2016年实现财税总收入2个亿,力争3个亿!
2015年,该街道通过项目带动战略,发挥区位优势,重点围绕现代服务业和商品流通领域进行招商,2015年街道招商6个项目,引资总额有6个亿,实际到位资金有4.5个亿,其中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有3个。
陈金水给记者算了算细帐:通过杜绝跑冒滴漏,今年从辖区店面出租和零星工程上可“抠”出个2千万;与仙来管委会联手发展总部经济可完成1个亿;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担保、税收分成,借助下村工业基地平台,今年已为5家企业完成财园通信贷规模1300余万元,盘活了一家碳酸锂生产企业入驻园区,预计总投入逾5个亿,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在此基础上,城北街道眼睛向内,加大了民生项目推进实施进度,农贸市场建设、棚户区改造、城北商务广场等项目相继推进,为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开辟了新的空间。
三
城建之道,应重在三分建七分管。城北街道人可谓深谙此道。
契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北街道大力推进“物业进社区”,去年共成立高标准物业小区20个。
加大了对沿街道店面的整治力度。与店面业主签订门前“三包”;出台了城中村、社区居委会的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确保背街小巷保洁到位;加大农贸市场的管理,做到环境干净,摊位整齐。
加强社区管理处违章建筑管理。实行管理处违章建筑保证金制度,要求社区严管违章建筑,年终按制度奖惩兑现。
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事实证明,经济快速发展期也是各种矛盾纠纷突显期。
身处城市中心区,城北街道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不言而喻。可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城北街道却历史性实现赴京上访“零”目标。
奥秘何在?
为加大综治维稳力度,城北街道建立了领导干部包案制度和领导干部群众接待日制度;建立了信访预案机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成功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使一批老上访户息访;
开展了打击传销及强装强卸的专项整治行动,去年一年共端掉传销窝点70个,遣散传销人员625余人,查处强装强卸3起,促进了城北街道社会和谐稳定;
加大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按照“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道”的目标,明确专人,限时调处,切实将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我们的工作思路和理念是,创新推进实施‘12345’工程,即围绕‘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个中心,狠抓‘社会稳定和城市经济’两项工作,突出‘社区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城市管理’三大重点,大力推进四个加快即‘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特色街道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执政理念’,努力实现五个‘新’即‘作风建设有新成效、财政收入上新台阶、项目建设上新水平、社会事业有新进步、城市建设有新进展’”展望未来,陈金水信心满满。
城北办事处主任罗平告诉记者,今年街道计划安排7个民生新项目:即在电工厂社区和长林社区各兴建一个日间照料中心;在城北办机关、仙来湖社区、电工厂社区分别兴建社区服务中心;申报省级移民项目一个,计划在富塘管理处环山村修建健身场所;继续协调推进富塘小学教学楼扩建项目,力争下半年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