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岁姑娘返乡成为“村淘”合伙人
19岁,很多人都还未步入社会,来自分宜县高岚乡环桥村的林珊珊却已经在外闯荡两年,并且成为分宜县首批农村淘宝合伙人之一。
2014年,年仅17岁的林珊珊离开家乡分宜,前往温州闯荡,在一家企业做财务工作,由于尚未成年,林珊珊一直处于实习阶段,而在这期间,她在工作之余开起了一家童装网店,但随着林珊珊正式入职,她渐渐没有时间打理网店,网店很快便以失败告终,但不服输的林珊珊电商创业想法一直未磨灭。前不久,听说家乡有了“村淘”合伙人项目,她便立马报了名。
2015年12月26日,还在温州上班的林珊珊特意请假,回到分宜参加分宜县第一批农村淘宝合伙人招募大会。带着无限的憧憬与希冀,林珊珊一路披荆斩棘,经过笔试、面试等多个环节,她从现场的600多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首批农村淘宝合伙人中的一位。随后,林珊珊参加了阿里巴巴公司组织的培训会,掌握了“村淘”网站的运营及流程操作,并在高岚乡开设了一家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
“农村淘宝一直是一块‘未开垦’的肥沃土地,蕴藏着无限的商机。”虽然只有19岁,但已经在外闯荡两年的林珊珊却显得格外成熟,而且极具商业嗅觉,她告诉记者,虽然之前有过开网店失败的经历,但她觉得电商依然很有市场,特别是农村淘宝,企业的支持与政府的政策都为其提供了优厚的硬性条件与发展环境,未来将有很广阔的市场,比较适合年轻人大胆创业。
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将提供代买代卖服务
网上购物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对于农村里的大部分人来说,这还是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年轻人基本都有网购经验,对网购陌生的主要是中老年人,需要让他们慢慢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林珊珊对农村淘宝的前景充满期待,但现实的问题也摆在眼前,不少村民以往对网购接触不多,导致对网购不信任,阻碍“村淘”发展。为此,林珊珊利用数天时间挨个走访了环桥村53户村民,把商品的网购价格、质量和实体店里的同类商品进行比较,让村民们了解网购的优势。林珊珊说,物美价廉的东西总是受欢迎的,很多没有网购经历的村民慢慢地接受了这种时下流行的购物方式。“以前一直觉得网购不靠谱,宁愿多花时间去集镇上买东西,现在我也要紧跟时代的潮流。”环桥村村民李水宝乐呵呵地说。
“村民们看中了网上商品的廉价和多样性,也看中了代买服务的方便快捷。”林珊珊告诉记者,以往如果村民自己上网购物,快递包裹只能寄到高岚乡集镇上,但今后,农村淘宝服务站接通了天猫的菜鸟物流,快递包裹可以直接送到村里,省去了村民赶去集镇上取件的麻烦,而且在为村民提供代买服务时并不向他们收取任何费用。
由于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刚开始起步,目前尚未正式运营,预计3月中旬正式开业,向村民提供代买代卖服务。对此,林珊珊觉得,代买服务确实能为农民提供了不少便利,但要做代卖,必须要有更好的物流服务和产品包装服务,还要选择有市场潜力的商品,需要寻找具有市场潜力的商品,并通过现阶段的代买服务积累客户,让村民们更加信任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这个平台,把基础打好了,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打通农村快递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截至目前,像林珊珊这样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协议的农村淘宝合伙人,分宜县已经有18位,目前,他们在18个村建立了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此次招募活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在分宜首批共计划招募80名合伙人,农村淘宝将实现大面积覆盖。
“村淘合伙人不是给淘宝打工,而是为有创业思维并愿意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有志人士准备的一个体面创业途径。”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项目分宜县区域运营经理皮先生告诉记者,“村淘”不允许开成小卖铺子,在今后的实际运营中,阿里巴巴会对合伙人进行严格的考核,为了将“村淘”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便民服务中心,对不适合做淘宝合伙人的将会及时清退。
“分宜的农村有着优美的青山绿水,但我们也发现这里有着很多留守儿童和老人。”皮经理还表示,此次阿里巴巴在分宜县招募村淘合伙人,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希望把分宜那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吸引回来,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让农村的留守老人与儿童不再孤独。
同时,随着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在分宜县各个行政村设立并投入运营,今后,天猫菜鸟物流将直接通到设有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的每一个行政村,困扰村民们的快递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将基本得到解决。引入农村淘宝项目后,阿里巴巴集团会为村民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村民可通过服务站在网上买到最便宜、最优质的商品,提高生活品质,降低生活成本,并且提供代买代卖服务,让许多以往没有销路的农村特产拥有销售的平台,把许多绿色产品和特色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为村民创收,帮助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