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上一部名为《你若不在,便是寒冬》的短片被网友热转,甚至得到了《东京审判》《风声》导演高群书(@他回精神病院了)、春晚总导演哈文(@法图麦的妈妈)、新浪微博总裁王高飞(@来去之间)等业内人士的接力转发和点赞。
这部名称颇为文艺的短片,时长只有87秒,全片没有一句对白,仅通过字幕、黑白画面和背景音乐的“默片”形式再现了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唯美且发人深思的意境,击中网友的泪点。
事实上,这支短片正是取材于电影《冬》——一部描述孤独老人孤独生活状态的黑白艺术片。
作为一部艺术电影,尽管《冬》选择在喧嚣纷繁的暑期档上映,却显得有些孤独和寂寞。自7月8日公映以来,问津的观众寥寥无几,院线排片量最高时也仅只有0.04%,上映期间多日的排片量更是低至为零。
此前,艺术电影《百鸟朝凤》也经历了同样遭遇,其制片人方励用下跪求排片的事件引发热议,一时间票房绝处逢生。面对票房“寒冬”,电影《冬》制片人阿罗曾调侃,是不是也应该让导演出来“上个吊”。这自然只是个玩笑,而在玩笑背后却又一次印证了艺术电影排片的惨淡现状。
而所幸的是,《冬》遇到了优酷。《冬》在院线上映的同时,优酷通过“会员免费观看”的方式同步播出。这也是院线电影第一次在视频平台同步上映。
令人惊喜的是,在院线排片、票房均惨淡的情况下,《冬》在优酷的播放量却一路走高,截至目前已突破202万,并获得了超5000次点“赞”。这一冷一热的强烈反差,不禁要问,艺术电影因小众化而鲜少人问津的理由还成立吗?
尽管这是个“娱乐至上”,商业大片横行的时代,但这并不代表艺术电影没有观众,没有人气,情怀与市场也并非对立。原因不得不追溯到院线“边缘化”的排片方式,导致观影渠道狭隘,使一些观众“想看却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