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人方励用公开给影院经理下跪的方式,为吴天明导演遗作《百鸟朝凤》求增加排片,此举引得业界褒贬不一。有人说方励是真正有情怀的电影人,也有人说方励这一跪是用情怀和道德来绑架影院经理。孰是孰非不可一言蔽之,但方励这一跪让我们再次要思考:中国电影,钱和情怀是可以兼得吗?
答案似乎应该是:谈钱伤情怀,谈情怀便伤钱。
很多人可能想不明白,为什么谈情怀会伤钱呢?按说,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娱乐产品,有情怀不是应该的吗?但电影市场却一再教育各位有情怀的电影创作人——谈情怀往往很伤钱。
原因到底何在?
首先,情怀存在着不对称的情况。创作人的情怀未必也是观众的情怀,创作人有兴趣的东西观众未必感兴趣。这一点决定了很多有情怀的电影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
我也喜欢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这种有表达欲的电影,甚至专门回头看了《老井》、《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等老电影。越看越发现现在的电影人在意识上跟老一辈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电影人不敢表达了,你主动放弃表达的权利和批判意识,这本身就是一种倒退。所以,《百鸟朝凤》这种电影,是绝对值得致敬的!
其次,一部专门为票房而拍的电影跟一个有表达、有内涵的电影完全是两回事。在这种情形下怪影院经营者没情怀虽然道理没错,但是责任真的不在他们!因为对他们来说,谈情怀是真的很伤钱!
从电影观众的层面来说,很多人还没有养成差异化的消费习惯,也是有情怀的艺术电影难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全世界的电影观众都一样,明明那些美国式大片毫无营养可言,而且套路都是如出一辙,但全世界的市场还都买它们的账。几乎全世界的电影市场都被美国大片冲击,都为了保护自己的本土电影要出台保护政策。
你们真的能够记得《美国队长》第一部到第三部的剧情吗?每一次不都是一样打来打去,最后又是英雄正义的男主角战胜了邪恶的大反派。
显而易见,大多数电影消费者的选择,都还处于一个强调性价比的阶段,同样是花30元钱,消费者希望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他们喜欢买到的是大导演、大演员、大制作的电影。如果花同样的价钱去看一部相对低成本的小制作,那是没必要的。
大多数观众内心的潜台词是:老子已经在被现实折磨得焦头烂额,你还让我看现实生活?!电影,尤其是好莱坞大片能够帮助他们短暂地逃避现实、实现梦想——具有超能力,到达外星球,和上司顶嘴,一夜暴富,成为英雄,泡到自己喜欢的美女。你看,美国大片基本上把这些美梦都在电影里帮我们实现了,不是吗?
谈情怀伤钱,谈钱伤情怀。情怀与钱,似乎是电影界不可调和的矛盾。真的是这样吗?
仅靠电影人的下跪解决矛盾是远远不够的。电影政策层面要给国产优秀电影更大的生存空间,而不是完全指望观众被市场教育,之后慢慢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准。如果大家把目光从《百鸟朝凤》因下跪带来的票房数字,更多关注艺术电影缺乏放映阵地等问题,方励的这一跪才显得更有意义。
扶持有情怀有追求的优秀电影,然后低价让利给观众让他们去看。在一线城市建立艺术院线,让有情怀的电影可以有自己的放映阵地。
缺少商业元素的电影跟其他大制作电影同台竞争,就等于让一个手无寸铁的群众面对一个持刀行凶的歹徒!输赢是小事,对很多投资这类电影的人来说,那简直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投资、在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