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1日电(唐平)一档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在央视开播。短短两年时间,线上线下累计帮助了5600位求助者,使600多个家庭实现了团圆。节目聚合民政部、公安部、“宝贝回家”公益组织、公益明星、志愿者和热心观众的力量,在实现巨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在2015年创造了央视一套近四年来的最高平均收视纪录。在当下综艺娱乐泛滥的年代,这档没有当红明星大咖,没有唱歌跳舞等传统综艺表达的公益节目,《等着我》以类访谈的方式闯出了一片属于公益节目的蓝海。
让公益更具有社会价值
两年来,《等着我》的舞台上发生过太多感人的故事:95岁抗战老兵找到大半个世纪未见的亲人,母亲与被拐卖的儿子时隔20年再重逢……这些故事构成了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对于观众来说有着强烈的代入感。
节目制片人杨新刚认为,每个故事都由巨大的时间成本作为铺垫,最终在舞台上化作相逢那一刻的喜怒哀乐,牵动着观众的情感:“很多观众看完这个节目,会下意识地抱抱身边的亲人,所以这个节目的魅力就在于观众看别人寻亲,实则想到的是自己的亲人、战友、朋友、恩人。”这就是这个节目带来的巨大社会价值。
杨新刚将这档节目比喻为冰山的十分之一,剩下的十分之九则埋在下面,这十分之九包括多方力量联动组成的《等着我》官方网站、热线电话、微信、微博等。其中,在《等着我》的官方网站上,求助者多达10万之多。他认为,寻人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节目中尽量播出选择播出成功案例,为观众树立信心的同时,也告诉有特定需求的求助者有这么一个渠道可以帮助找人,相当于一个大的电视广告。如果寻人和被寻找的人都知道了这个平台并发布了自己的需求,互相之间匹配成功的概率就会非常高。
“《等着我》做公益不仅帮助求助者找人,还创立了一个缘梦基金,可以让需要资金的人得到帮助,同时还进行相关的心灵弥合帮助。有时候,这样的心灵公益可能对他的意义更大。”杨新刚这样总结这个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