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出门吃个饭,不少人习惯先在网上查看商家的一些信息,再决定吃哪家。
重庆的这位孔女士也不例外,由于要请朋友吃饭,就打算上网看看餐厅信息,发现一家日本料理店在网上口碑不错,看上面写着302元/人,认为是302元一位的自助餐。
稍微算了一下,嗯,自己一行有十几个人,每人302元,这顿饭大概5000块钱左右,好划算,就是这间店了!!!
既然是按人头收费的自助餐,当然是放开肚子吃吃吃啦!
结果,结账的时候,孔女士惊呆了!怎么会是14535元?!
这怎么回事?不是302元一个人的自助餐吗?怎么会这么贵?!
“我当时觉得很离谱撒,如果你明码实价我就能接受,可是你那个标签上写的是302一个人,却收了我一万多,相差了9000多元,你看这上面就写着302元/人,没有写着自助还是啥子,我就认为它一个人就是302元。”
不过东西已经吃下肚子了,虽然很憋屈,孔女士最终还是结了账。
难道又是一起类似”青岛大虾“的宰客事件?
餐厅:这个祸我们不背
面对质疑,餐厅经理解释,网上写的“302元/人”,其实是估算的人均消费价格,所有的店铺在大众点评上都是这样子写的,就是吃过的人大概一个人花多少钱够吃,最后形成的一个数字。
比如两个人一共吃了一百块,那么人均就是50元~
经理表示,那是餐饮点评网站的写法,跟商家无关。
大众点评网回应
大众点评网客服人员解释,302元/人的标注,是一个来店消费的人均记录。
这样的标注的确会造成一些消费者的误解,下一步点评网站将会通知商家一起来改进,标注清楚避免的这样的误会继续发生。
看完整件事,网友们却开始心疼起商家和大众点评来……
@什麽日记1011000:大众点评上有的家乐福写着人均消费16元,是不是可以扔16元给收营员,然后进去抢。
@老晋Kiddo:第一次吃日料还是第一次用大众点评?
@余生皆冬眠:别的不说。。。点餐时眼瞎看不到菜品标价???别告诉我商家菜单上不写价钱。
@吃饭睡觉好久没打dota:心疼店家,只听说过马路上碰瓷的,头一次听说吃饭碰瓷的!
@梦华Rebecca:自己看菜单点的餐怪谁啊日料本来就贵……点评网写的就是人均啊……
@啊啊啊啊啊猜嘟嘟:大众点评说;怪我咯!你见过302这样熟悉的自助餐?难道不该是298,299吗?
@nice波波:我觉得这个不怪餐厅吧,不都是指人均消费么,常识吧,再说去了不问就开吃,我也是服了。
也有站在孔女士这边的
@大王叫我可爱的小公主:有的自助就是点菜厨师现做的,这样比较好吃新鲜,…那个批评人家点菜不知道是自助的,其实是你没吃过这种自助点餐的吧
@久跃伶叁 : 我觉得商家还是有点误导顾客,应该做到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的消费比较好
@寻想寻想 : 对不熟的消费者有误导之嫌,投诉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人均价格标注的方式不太对
@牛油果由衫:大众点评的标注其实是人均的意思。但严格来讲元/人 是每个人的意思
@柠檬味小小仙女i:应该在价格前面加上人均!!!
事实上,电脑版和手机版的标注的确不一样,电脑版写明了是“人均”,手机版则没有。
电脑版是这样的↓↓↓
手机版则是这样的↓↓↓
这样标注对于粗心的消费者来说,可能一不小心就被误导了。
所以,大家吃饭前,一定要事先向服务员问清楚消费内容,不然像这位孔女士这样闹了个”乌龙“,接下来几个月,是要吃土的节奏啊~
孔女士事先没有弄清楚消费类别,真的很疏忽。网站这样写也存在消费误导~不过在生活中,这些乱收费和误导收费的事更需要注意↓
新闻知多D
2015年10月4日,肖先生在青岛市乐陵路92号的“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肖先生在点菜时已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果结账时变成是38元一只,一盘虾要价1500余元。
事后,青岛市、市北区两级物价部门在检查发现,该烧烤店提供的菜品虽已明码标价,但是极不规范,涉嫌误导消费者消费。鉴于此,将根据《价格法》有关规定,责令其退还非法所得,并按照涉嫌价格欺诈、违反明码标价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规定,依法进行立案查处。
陈先生在糯米网团购了一张味多美代金券,消费时,才知道他团购的商品并非代金券,而是一款实物提货卡。先是因为没有注意使用条件申请退货,后又被告知卡券已验证不能退货,最后财物两空。
北京百瑞律师事务所李晓震律师认为,消费者没有仔细查看使用条件,确实存在疏忽,但对于“代金券”的通常理解,就是可以抵用现金使用的,基于此网站对于产品描述的不正确也存在消费误导。
贵阳市经开区西南环线某餐饮店进行广告宣传时称,“凡进店消费满100赠送100”。当消费者消费完毕结账时,店家却告知,只返消费劵,不返现金。“宣传单上根本没有写明返劵,这不是欺骗消费者么。”
执法人员认为,商家的广告牌内容存在语言文字表述不清,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引发消费纠纷,已对餐饮店进行立案调查。
外出就餐,这些要知道
一些餐馆在菜单上不标注价格或只标注部分价格;有的只标注桌菜的价格,而没有标注个菜价格,在结账时胡乱加价,这种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消费者不太注意核对账单,有的餐馆便借此故意多收、多算,如:餐具消毒费、手巾等,被发现就以算错为由推卸责任。
有的餐馆宣传菜肴打折,但结账时真正能打折的部分却很少。如果是提前订餐,一定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尽量明确约定事项,合同内容要全面、具体。避免出现纠纷后双方都说不清楚,无法解决。如果是堂食点餐,注意询问清楚。
团购成为年轻一族青睐的时尚消费方式,可是团购餐饮服务缩水成了众所周知的“惯例”。团购餐的分量比正常点餐的分量要少,比如吃火锅,团购的分量要比正常点的肉量少;面包是“迷你版”;牛扒与平时吃的正价西餐相比,分量更是少了1/3以上”。因此,在选购时消费要瞪大眼睛慎重选择。
“满100元送20元代金券”、“满100元返30元菜品”,近来不少酒店餐馆加入返券促销行列。看起来优惠力度很大,但实际上在这些优惠的背后有不少限制,一个是消费券不找零,因此消费金额很难凑准。另外,消费券只有本金消费到一定程度才能用一定的数量,不可以随便用。如此,很容易为了用足消费券而掉入多消费的“陷阱”。对此,专业人士建议不要贪优惠的便宜,羊毛出在羊身上,吃饭消费不是为了消费券,而是为了吃好,不能本末倒置。
多长个心眼,防止在消费上吃暗亏,中暗招~像wuli这么聪明的消费者,商家想吃我们的亏,还嫩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