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8日电(记者宿传义)新疆库车“刺绣姐妹”专业合作社27日正式开业。以往“围着灶台转”的少数民族妇女成了创业“生力军”,200多名绣娘正用一根根银针绣出自己的美丽人生。
2015年,库车“刺绣姐妹”哈那依先·艾尼瓦尔和米热古丽·艾尼瓦尔利用2个月时间,亲手绣了一幅“同心共筑中国梦”绣匾,进京展出时引起轰动。更让姐妹俩没有想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邀请她们到北京参加国庆活动,并亲切交谈。
返乡后,这对年轻的姐妹心中燃起一股激情,决心发展刺绣产业,带动更多乡亲从事这一“美丽事业”。在当地政府、宁波援疆指挥部及自治区相关部门帮助下,姐妹俩去年10月底注册成立“库车姐妹刺绣专业合作社”,县里还安排专人与姐妹俩结对子,有的负责教汉语,有的负责跑销路。
记者在天山脚下的库车县玉奇喀拉二村看到,占地4亩的合作社,分为刺绣服装生产车间、姐妹创作室、设计处、销售处和苏绣、安绣展厅。明亮的车间里,“刺绣姐妹”和众多绣娘身穿靓丽的服装,飞针走线,她们手中的绣品上,红彤彤的石榴、粉嫩的桃花跃然而出。
姐妹俩告诉记者,合作社经过近1年筹备正式开业,主要收购、销售各类手工刺绣作品,还从事服饰加工和各类工艺品制作。开业当天,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客商就和合作社签订了1.5万套服装加工刺绣订单。
去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与库车“刺绣姐妹”结对子,每周通过网络视频对绣娘进行技术指导。河南安绣也在库车建立了刺绣文化产业基地,为全县绣娘提供技能培训。
如今,“刺绣姐妹”合作社已和镇里的恒耀制衣厂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卫星工厂”——制衣厂提供订单,合作社负责刺绣和服装加工。“现在我的梦想就是带领姐妹们提高刺绣技术,让更多姐妹致富!”姐姐哈那依先·艾尼瓦尔笑着说。
近年来,库车县全面实施女性“靓丽工程”。据库车县妇联提供数字显示,目前,全县已有绣娘1285名,妇女创业达到320家,带动就业5400多人。